题干

阅读材料,阐述问题。

材料

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国内的资金、技术、产占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也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

据统计,1965年世界上7个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穷国家的19倍,而199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8倍。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l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往往出于本国战略利益的考虑,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不受污染,而把大量的污染源工业都建立在海外,既消耗了他国的资源,还污染了他国的环境。

——摘编自高中《历史》必修二

阅读理解材料,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经济全球化”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简明扼要。300字以内)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07 09:51: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示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贸易机构的建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使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资金、技术、产品、市场的开放和流动,一方面促进了战后主要资本国家经济的恢复和持续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带动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如亚洲四小龙的快速发展。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释】①睨:眼睛斜着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