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将相和》缩写

战国时期,秦王写信给赵王说愿拿十五座城换赵王的无价之宝——和氏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璧前往秦国。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知道秦王根本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便派人暗中将璧送回了赵国,秦王的阴谋未能得逞。蔺相如因“完璧归赵”而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让蔺相如随行。会见时,秦王要赵王鼓瑟,蔺相如则逼秦王击缶。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一功,赵王封其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不服气,扬言要让蔺相如下不了台。但蔺相如始终躲避着他,并向手下的人解释说:“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觉得自己错了,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小题1】这篇缩写交代了事件的(   ),对原文进行了高度概括。(多选)
A.起因B.经过C.结果
【小题2】这篇缩写删减了(   )(多选)
A.蔺相如逼秦王击缶时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B.赵王和大臣的左右为难。
C.蔺相如拿回璧的详细过程。
D.故事的精髓。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7-16 04:37: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