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快乐阅读。

匆匆(节选)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沪 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熔 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糟  遭)啊?

【小题1】用“√”在括号中选择恰当的汉字。
【小题2】模仿选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句子。
(1)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痕迹”是指 __________,“游丝样”突出作者反省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 ______________的痕迹也没留下,因而深深自责。
(2)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指 ______________,“赤裸裸地回去”指 ______________。
【小题4】选段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4-14 03:54: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内阅读。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思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小题1】概括选文前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一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后,人们的反应如何?用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
中国巡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围观的中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阅读选文,文中的“中华不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联系选文内容,想一想:周恩来为什么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