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我知道。
1.诗歌首联当中“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后两句中哪个字用得妙?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9-07-19 03:45: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__________,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
这首诗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写的《_______》,体现了诗人__________的心情。
同类题2
在《饮湖上初睛后雨》一诗中作者描绘了_____的秀美景色。( )
A.西湖
B.洞庭湖
C.青海湖
同类题3
依据课文回答问题。
(1)诗中描绘了江南水乡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启功先生创作这首诗的目的是( )
A.抒发对松竹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B.为了说明自己是一个通音律、情操高尚的人
同类题5
课内精读。
咏柳
【小题1】补充古诗。
【小题2】《咏柳》这首诗的作者是( )
A.唐朝诗人李白
B.唐朝诗人贺知章
C.唐朝诗人杜甫
【小题3】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季的景色,从_____________这句诗中可以看出。
【小题4】判新,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主要赞美了碧玉、柳树、春风。(______)
(2)这首诗是借赞美柳树来赞美春天,歌颂春天给大地带来了一派生机。(______)
相关知识点
阅读鉴赏
诗词曲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