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训练。
徐悲鸿早年留学法国,对于中国画,他是主张改革的:“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中西技法的融合,形成了他的前无古人的现实主义画风。
有一次,徐悲鸿正在画展上对画评议,乡下土老倌忽然上前对他说:“先生,你这幅画里的鸭子画错了,你画的是麻鸭,麻鸭尾巴哪有恁(这样)长的?”众人一看,原来是徐氏新作“写东坡春江水暖诗意”,内中有麻鸭尾羽卷曲如环。乡人说:“雄鸭羽毛鲜艳,尾巴卷曲是有的;麻鸭雌性羽毛麻褐色,尾短。你画错了。”
徐悲鸿承认疏于写生,深深致谢而退。
【小题1】对于中国画,徐悲鸿主张“(   )”。
A.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
B.西方绘画替代中国画技法
【小题2】根据选文内容判断正误。
(1)麻鸭尾羽卷曲如环。(_____)
(2)麻鸭雌性羽毛麻褐色,尾短。(_____)
【小题3】乡人指出了徐悲鸿的错误,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1-21 12:40: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类文阅读。

向跳蚤学跳高

我国著名运动员朱建华曾经创造世界跳高纪录2.39米,但是跳蚤的跳高本领更令人惊叹。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跳蚤放进瓶中,用有气孔的盖子将瓶子盖上,然后晃瓶,使跳蚤跳跃。跳蚤每小时可跳600次,而且可以连续不断地跳跃三天三夜,跳跃的高度为其身长的500倍。朱建华跳高的高度却不到自己身长的1.5倍。

运动仿生学家对跳蚤大感兴趣,正在研究。据说奥妙在于跳蚤的腿肌上有一种特别的生物细胞,其变形和弹力特别好,而且在腿肌的温度升高时更好。英国科学家希勒拉发现青蛙的跳高本领也和腿肌温度有关,(   )将其腿肌温度升高1℃,腿肌收缩速度(   )提高一成左右,而弹跳能力也随之明显提高。所以当今运动仿生学家便想方设法提高跳高运动员起跳时腿肌的温度。

【小题1】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惊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跳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小题3】用“  ”画出描写跳蚤跳得高的原因的句子。
【小题4】当今运动仿生学家想方设法提高跳高运动员起跳时腿肌的温度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大舞台。

为了黑孩子的一条胳膊

今年早春二月的一个夜晚,一辆救护车在非洲冈比亚的道路上疾驰着。雪亮的车灯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救护车在一家医院门口停下来,一名七岁的黑孩子被抬了下来。他当天下午从十多米高的树上掉下地,左上臂的伤口流血不止。

医院手术室灯火通明,中国驻冈比亚医疗队骨外科主治医生关活茂刚做完一个手术,受伤的黑孩子就被推了进来。关医生发现,黑孩子左上臂下端骨头断裂,大部分肌肉断离,神经严重挫伤。在当地,像这样的病例,以往的处理都是截肢。这里的医疗条件极差,缺乏应有的医疗设备。从黑孩子摔伤到现在已达八个多小时,孩子现已昏迷。要保住这条胳膊是很困难的。“截”还是“保”?关医生思索着:截肢是很容易的,但从此这孩子就成残疾人了。我们的责任是救死扶伤,困难再大也要抢救孩子的这条胳膊。

于是,他果断地决定:“立即抢救!”时间就是生命。关医生站在手术台前,紧张地工作着。他以最快的速度清洗伤口,整复固定了骨头,立即将断离的血管找到,熟练地缝合血管……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当血管接完,放开两端血管夹时,一双双眼睛盯住孩子受伤的左臂,“血流通畅了!”欢呼声同时从人们的嘴里发出。黑孩子的胳膊保住了。

手术完成已是第二天清晨,关医生顾不上休息,又考虑下一步治疗方案了。

 冈比亚医务人员对中国医生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赞叹不已。

病孩的父母紧紧地握住医生的手,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小题1】解词:
一丝不苟:_______________
【小题2】写反义词:
熟练——(________)
【小题3】写出第二节、第三节的节意。
第二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回答问题。
①黑孩子怎么受伤的?为黑孩子动手术的人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说保住这个黑孩子受伤的胳膊是很困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读文章最后一句话,想一想回答:此时此刻病孩的父母是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理解。

骡子和铃铛

一头高大健壮的骡子,脖子上系着一个铃铛。铃铛制作精巧,响声清脆,骡子每走动一步,铃铛便发出“叮当”的声响,比鸟儿的歌声还悦耳动听。

一天,骡子撞开了篱笆,走进了菜园,白菜、韭菜一畦畦,鲜嫩又可口,骡子好不欢畅,它低头啃个不停。“叮当叮当”,一串串尖利的急响,钻进了主人的耳中。他一个箭步冲出房门,挥动竹枝赶到菜园,一边抽打着骡子的屁股,一边斥责道:“混账东西,你胡嚼乱踩,把菜地弄得一团糟!要不是铃铛叫我来,菜地准被你糟蹋完。看你下次再敢闯进菜园……”

骡子疼得直叫唤,不要命地跑出了菜园,“叮当叮当”,铃铛的响声,伴着骡子远远地到了山脚下。

没多久,骡子拉着一车货,长途跑路,傍晚时返回了村里。“叮当,叮当”,一阵脆响,引得一些乡亲们竖起大拇指夸奖道:“嗬,好一头结实顶用的骡子,拖这么多货物跑了一天,还那么精神抖擞的。听,配上这清脆悦耳的铃铛声,多有气魄!”“叮当,叮当。”铃铛儿听了这番话,响得更加起劲了,像是说:“对的,对的,骡子了不起!”

骡子耸起耳朵听了这些话,满心喜悦。突然,它望见了菜园,不禁感到一阵阵隐痛,立刻不高兴地责问铃铛道:“你发出的是同一个声音,为什么一时出卖我,一时又吹捧我?”

“叮当,请你听清,”铃铛含笑地解释道,“你和我,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你犯错误时,我发出警告,为的是挽救你,不让你越陷越深;当你做得对时,我理所当然地赞扬你,为的是激励你取得更大的成绩啊!”

【小题1】以下词语形容铃铛正确的是(    )
A.见风使舵B.曲意逢迎C.明辨是非D.溜须拍马
【小题2】骡子挨打是因为(   )
A.它私自闯进菜园B.胡嚼乱踩,把菜地弄得一团糟C.主人听到铃铛声
【小题3】“铃铛听了这番话,响得更加起劲了”的原因是(   )
A.铃铛本身就会响B.铃铛在鼓励骡子C.铃铛故意吹捧D.铃铛爱凑热闹
【小题4】铃铛的两次响声的含意,骡子认为是(______),铃铛认为是(______)
A.警告和赞扬B.出卖和吹捧C.陷害和捣蛋D.责备和激励
【小题5】从《骡子和铃铛》中,你明白了(   )
A.一种事物有利有弊,要扬长避短。
B.不能做坏事,否则必将受到惩罚。
C.生活中我们需要铃铛这样的朋友,做错事给我们提醒,鼓励我们做正确的事。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