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

题干

斯塔大里阿诺斯指出,人类自已创造的这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的缘起,包括欧洲主要国家“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材料主要指明了一战的
A.背景B.经过C.结果D.性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4-08 07:03: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世纪初以来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硝烟已经殆尽,却给整个人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今天,我们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一览表

名 称

时 间

参战国 家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一 战

4年多

30多个

15亿

0.3亿

3300多亿美元

二 战

6年多

60多个

20亿

0.6亿

4万多亿美元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上表所示内容说明了什么?两次世界大战都有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作战,分别说出各自对立的集团名称。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长期化,使饱受战乱之苦的各国人民强烈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几乎所有政治家都认为……有必要防止如此巨大的灾难再度发生,于是建立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常设机构的想法应运而生。   

——摘编自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请回答: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建立了什么“国际常设机构”?二战后哪一机构代替了此机构。

材料三 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战后建立了什么世界新秩序?如何评价这一体系?

材料四 这场革命的爆发是二月革命后一系列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了本阶级的利益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人们相信布尔什维克,认为只有推翻无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自己的政权,国家才能有出路。

——摘编自齐世荣 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

(4)材料工中的“这场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引发这场革命的原因。

同类题4

大国崛起会面临很多挑战,“修昔底德陷阱”描绘了一个大国崛起的真实困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分析雅典和斯巴达冲突时提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权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这就是被后人奉为国际关系“铁律”的“修昔底德陷阱”。这种历史现象近代以来不乏其例,最典型的是20世纪前半叶的德国。

——摘编自沈志华、余伟民《斯大林是怎样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的》

材料二 战后苏联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在国境周边建立一条“缓冲带”,国境线不断向前推移,发展和控制的共产党国家越来越多。看起来毫无节制的扩张,让苏联自称维护本国安全的说辞变得没有可信度,昔日的盟友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和防范,最终出现政策的“误判”和对抗。苏联不断参与亚洲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热战中,坐实了对手当初的疑虑。苏联与其对手一同坠入“修昔底德陷阱”。
材料三 面对后冷战时代大国的关系变动,正在崛起的中国客观上形成了对冷战“胜利者”美国的挑战,人们都在谈论会不会出现“新冷战”的局面。中国是否构成新的霸权,是很多人担忧的事情。

——摘编自沈志华、余伟民《斯大林是怎样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的》

(1)根据材料一的叙述,列举2个让德国落进“修昔底德陷阱”的欧洲“既有的统治霸权”国家。是什么原因促使德国向它们发起挑战?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战后苏联扩张的最初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它会掉入“修昔底德陷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为什么会让很多人担忧?
(4)结合上述材料和中国的对外政策,谈谈中国要怎样做才能避开“修昔底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