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

题干

阅读材料。
(1)史料是提升史学素养的重要载体。用史料证明史实的客观性是其任务之一。概括下列史料的主要内容,这段史料是证明哪一史实客观性的证据之一?

(2)体验是提升史学素养的重要方法。概括下列史料中罗斯福倡导的精神内涵,指出当时美国人“恐惧”的主要原因,写出此后罗斯福采取的主要措施。

(3)客观准确地描述史事是史学素养提升的主要标志。写出你心目中的“杜鲁门主义”(要求:须有时间(年代)地点(国家)主要内容与自己心得等)。
(4)据下列文字和图片材料,指出日本与印度对待欧洲文明的不同态度和共同目的,分析导致两国相同目的的主要原因。
历史解释须揭示历史事件间因果关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20-04-10 09:47: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解析经济。
曾经,中国消费者在日本、欧美各国疯狂扫货的新闻让有识之士陷入沉思,也一度让中国品牌或多或少有一些尴尬。
材料一 示例一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沉重打击了沙皇俄国的嚣张气焰,充分暴露了俄国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腐败和落后状况,成为俄国从强势地位走向衰败的重要标志。战争中,俄国军队在武器装备、训练水平、指挥能力等方面都明显落后于英法联军。由于缺少铁路,俄国调动军队和给养花费的时间要远远超过英法。而工业发展的滞后导致俄国海军只能以木帆船与英法军队的铁甲舰对抗。
示例二1921年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030万公顷,…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俄国多数工厂无法开工。1920年的工业产值为14亿卢布,只及战前的13.8%。
同年的煤和铁的产量分别是870万吨和12万吨,为1917年的28%和4%。
示例三当今中国经济工业已经占绝对主导地位,农民的历史地位不可避免地要下降。农民,小农知识分子不愿意面对这样的现实,不接受这样的历史变化。
中国工业化被小农思想阻滞,甚至异化。工业化思想,社会化大生产在中国受排挤。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国工业也被迫小农化,“责任田化”,小块化。
中国一些改革将现代企业改革为,按照小农思想的要求,搞“责任田”,划小,分到个人,实现承包单干。工业经济完全不同于传统农业经济,非要把中国工业经济变成小农式的责任田,割裂现代工业经济的社会性,联系性,这种做法错误,最终会导致经济失败。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阻碍不同时期中俄两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概括两国解决上述问题的举措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一,归纳推动工业发展的相同做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