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巨大苦难,但中国人民不断奋起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1)材料一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先生,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曙光。
材料三

(2)材料二中“曙光”是指什么?请概括材料二与材料三的关系。
材料四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材料五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4)国共两党“同仇敌忾”,此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五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