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与社会

题干

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函要求在教材中要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的精神,并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说的主要依据是(  )
A.以甲午中日战争为起点,日本开始侵略中国
B.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局部抗战开始
C.以七七事变为起点,全民族抗战开始
D.以西安事变为起点,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开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10-05 09:54: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民党反日反帝的假面具,已经完全为铁的事实所粉碎,……***号召……联合革命的士兵群众同进攻福建的蒋介石部队与准备武装干涉福建的日本与任何帝国主义力量挑战。

──《中共中央为福建事变告全国民众书》 (1933年12月5日)

材料二:……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推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是抗日。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每一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与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订立抗日的协定。   

──《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1936年9月1日)

材料三:……问题的和平解决,……从此和平统一团结御侮之方针得以实现,是中国之福。……本党为着表示团结御侮之诚意,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证:(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四)……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 (1937年2月10日)

(1)依据材料一,指出***对蒋对日采取的方针及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的方针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问题的和平解决”是指什么问题?这一事件之后***又采取了怎样的新方针?这一新方针的实施对抗日战争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