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与社会

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伺候如何在东北挑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1931年)

材料二:“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的时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3月17日)

材料三:见下图


材料四: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

(1)两则材料中蒋介石对日军侵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   

(2)据图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非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09 12:23: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20世纪频发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研究战争,反思战争,对于我们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某校九年级一班以“20世纪的战争”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战争。下表是该组同学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20世纪主要战争比较表
名称
抗日战争
二战
时间
1931—1945年
1939—1945年
全面爆发的标志
卢沟桥事变
不列颠之战
战争过程中的重大战役或事件
平型关大捷
马恩河战役
性质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反法西斯战争
反法西斯战争
结果
中国胜利
反法西斯同盟胜利
 
(1)表中比较的内容有两项错误,请你找出并改正。
第二小组:运用图片资料研究战争。下列是他们收集的部分图片。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图片表明英国对待法西斯德国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两种态度造成的影响有何不同?
第三小组:以史为鉴,关注时政。他们收集整理了新华社近期有关日本对二战态度的材料。

材料一:2014年4月22日,约150名日本议员22日参拜供奉第二次世界大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2014年8月15日,安倍内阁两名阁僚参拜了供奉有14名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首相安倍晋三当天通过代理人以自民党总裁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了祭祀费。……受到中国、韩国和其他邻国强烈反对。

材料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领导的自由民主党近年在努力寻求修改教科书审定标准中关于记述历史事件时顾及亚洲邻国的“近邻诸国条款”……如果修改这一标准,日本的“侵略”、“压迫”和“出兵”会分别改为“进入”、“镇压”和“派遣”。

(3)以上两则材料反映出当前日本社会怎样的政治动向?假如你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中国政府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将用哪些史实驳斥这种言论?(两例即可)你会对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向日方提出怎样的建议?(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