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判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又何焉(______)   (2)小信未(______)   (3)遂齐师(______)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详写了曹刿战前论得“民心”之重要,战时注意蓄士气、断战机以及战后论取胜之道。
B.文章描写曹刿的“请见”“问战”“请从”等简短言行表现了曹刿的深谋远虑、精明干练。
C.文章以曹刿与“乡人”作对比,突出了曹刿抗敌御辱的责任感和保卫国家的政治热忱。
D.文章批判了鲁庄公资质平庸,政治见识鄙陋,军事才能欠缺,可谓完全持讽刺的态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20-04-10 11:47: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yì):安定。

【小题1】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________;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________
【小题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便还家 要:__________________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________________
(3)不可缺 诚:__________________
(4)亡天下 卒: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