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话剧《茶馆》《四世同堂》等。
B.《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等。
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令郎、尊君、贤侄等是尊称,而家父、舍妹、鄙人、愚兄等是谦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4-11 02:43: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
路
,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
;
痛
,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
。
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A.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
B.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
C.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
D.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
同类题2
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个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颂》是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奶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C.《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D.(最后一课)是篇短篇小说,作者以韩麦尔为主人公,表现了阿尔萨斯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眷恋深情。
同类题3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山界》按时间顺序真实、生动地记叙了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B.“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文章开头就点出“三十里高”,说明山高峻,暗示翻越艰难。
C.《老山界》中有不少篇幅是写“我们”与瑶民攀谈的情节,这和课文的中心事件“翻越老山界”关系不大。
D.“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这句话既点出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背景,也含蓄地表明国民党军队里的一些官兵不愿意内战、希望抗日的心愿。
同类题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诗三百”,到了唐代,被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定名为“诗经”。
B.《蒹葭》这首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描摹传神。在艺术上,《关雎》比《蒹葭》更多地使用了“兴”的手法。“黎霞”“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C.《<诗经>两首》都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不同的悬《关雎》意境含蓄,场景朦胧;《兼葭》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
D.“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播写,极其生动。连用两个“悠”字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同类题5
文学常识填空。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____,是____(国籍)诗人,是____的奠基人。
(2)《未选择的路》作者____,是____(国籍)诗人。被认为是“____”。
相关知识点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文学文化常识
文学常识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