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林嗣环《口技》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赂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人履其板,自不能动。人皆服其精熟。

沈括《梦溪笔谈》略有删改

(注释)①钱氏:指五代吴越国的吴越王及其子孙。吴越国为钱镠所建。后文的“钱帅”,即钱镠的孙子钱俶。②喻皓:也作预皓,五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③讫:完。
【小题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
宾客大宴() ⑵众妙备()
以为妙绝() ⑷上轻,如此()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小题4】甲文中口技艺人的表演真是模仿得 (填一成语),乙文中喻皓对“ ”(用乙文原句填写)的回答真是胸有成竹。他们俩在自己所从事的的技艺上都达到了    (用一个成语形容)的境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12 10:05: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某再拜启:山州穷绝,比乏水泉。昨夏秋之初,偶得一泉于州城之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爱其山势回抱,构小亭于泉侧。又理其傍为教场,时集州兵弓手,阅其习射,以警饥年之盗。或亦与郡官宴集于其中。方惜此幽致,思得佳木美草植之,忽辱宠示芍药十种,岂胜欣荷!山民虽陋,亦喜遨游。今春寒食见州人靓妆盛服但于城上巡行便为春游。自此得与郡人共乐,实出厚赐也。愧刻!愧刻!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书简》)

注释①启:告,陈述,书信用语。这是欧阳修贬官滁州修建丰乐亭后写给韩琦的一封短信。
【小题1】请用“/”给乙文画线处断句。(限断三处)
今 春 寒 食 见 州 人 靓 妆 盛 服 但 于 城 上 巡 行 便 为 春 游。
【小题2】根据提示,按照要求完成题目。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关于“比”的义项,主要有四项:A.并列,挨着;引申为靠近、到处。B.及,等到。C.比较。D.比喻。
乙文开头处“比乏水泉”一句中“比”的意思,最适合选用哪一项?(____)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关于“刻”的义项,主要有四项:A.古代的一种计时单位。B.刀刻,雕刻。C.刻薄,苛刻。D.减损,削减。
乙文结尾处重复出现的“愧刻”中“刻”的意思,最适合选用哪一项?(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又理其傍为教场,时集州兵弓手,阅其习射,以警饥年之盗。
【小题4】甲乙两文都写了滁州人出游,有何不同?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毳衣炉火   拥:裹,围
B.湖中焉得有此人 更:更加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此 客:客居
D.余强饮三大而别 白:古人罚酒用的酒杯
【小题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余强饮三大白别 日出林霏开
B.湖中得更有此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
C.问姓氏 真无马邪
D.更有痴似相公 杂然而前陈,太守宴也
【小题3】对下面句子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A.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没有人说相公您痴,还有比相公痴的人啊!”
B.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没有人说相公您痴,还有和相公一样痴的人啊!
C.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相公一样痴的人啊!”
D.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比相公痴的人啊!
【小题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情景交融,韵味无穷。既描绘了大雪后西湖的朴素淡雅,也映射出作者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B.文章谴词用字精炼传神。“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写出作者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傲岸自恃。
C.文章意境唯美又充满宇宙哲思。“上下一白”与“舟中人两三粒”对比。让人痴迷于天地之空阔,也慨叹人之渺小。
D.文章结尾饱含深意。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道出了作者的“痴”情,也道出了舟子对作者的指责。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湍绿潭/可以调
B.虽乘御风/猛浪若
C.春冬之/有见日
D.哀久绝/蝉则千不穷
【小题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春冬时/其反激
B.不疾也/盖诱敌
C.哀转久/沿溯阻
D.渔者歌曰/温而知新
【小题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写了不同时节的三峡: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秋季的三峡展示着凄婉美。
B.第二段的“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对比,更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令人印象深刻。
C.第三段用“素”形容湍急的水流,符合春天江水的特点,用“绿”形容潭水,既写出潭水之深,也写出潭水之静。
D.第四段引用的渔歌歌谣,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小题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