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

题干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划“正确”,错误的划“错误”。

(1)图一故事深刻揭示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为土地改革起到了宣传作用。(  )
(2)图一故事发生在国共十年内战时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前的情况。(  )
(3)图二小说讲述承包责任制使土地归农民所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
(4)图二中孙少安创办的砖厂属于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开辟了新路。(  )
(5)图三歌曲《东方之珠》指的是上海。(  )
(6)图三体现出华夏子孙历经变迁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情感。(  )
(7)以上图示说明,文学或艺术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判断题 更新时间:2020-04-08 06:43: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拥有土地是几千年以来中国广大农民的梦想和追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指出:“现时主要的是要用‘平民式’的革命手段来解决土地问题,发动千百万农民自下而上地解决土地问题”,并规定十一条农民暴动的口号:“没收大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分这些土地给佃农及无地农民……解除民团、团防等类的武装与其他地主的军队,而武装农民.”

——刘勉玉等《土地革命战争吏》

材料二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是一种过渡改良的土地政策,一方面,通过减少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来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另外一方面,要求农民自觉交租交息,以缓解地主阶级对土改政策的抵触,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争取地主阶级对抗日战争的支持。

——《解读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土地制度》

材料三 亿万获得土地、粮食、房屋的农民,以“保田参军”为口号,踊跃加入解放军。在物资、人力等各方面保障上,解放区农民对前方的供应也鼎力而为,粮食、棉布、军鞋等各种物资源源输入军队~蒋家王朝在大陆生存的最后一个机会.就这样在暴风骤雨般的土地改革之下化成了泡影。

——《北京日报·土改风暴》

(1)根据材料一,说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如何领导农民解决土地问题。
(2)材料二中,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怎样的土地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政策?
(3)中共在解放区实行了怎样的土地政策?材料中,亿万农民获得土地、粮食、房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共调整土地政策的原因。

同类题2

民主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解决好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荒处。

——摘编自《天朝田亩制度》

(1)据材料一,请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的依据。

材料二 荣毅仁的前辈荣宗敬、蒙德生于1912年创办上海福新面粉厂,至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三分之一左右。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推动荣氏企业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材料三  1926年9月,***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写道: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快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是什么?1927-1937年,***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材料四 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使得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翻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

——选自部编版历史教材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放区“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