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天来到我家
我喜欢鸟语花香的春天,更喜欢瓜果遍地的秋天。
秋天来到我家的院子里,迷人的秋景使人陶醉。一进大门,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举目远望一排排枫树,被秋霜打过后的叶子变成了红色。一阵秋风吹来,树叶在空中飞舞,纷纷扬扬地落在地上,踩上去软绵绵的,像铺着一张红色的地毯。苹果树上果实累累,一个个苹果水灵灵的,像一盏盏小灯笼似的,高挂在树枝上,红彤彤的一片。苹果有瓷碗般大小,红里透黄,像小妹妹的笑脸,逗人喜爱。你亲口品尝,又甜又脆,苹果已经熟透了,秋风一吹,摇摇欲坠。
苹果树的附近,生长着无数各色各样的菊花,红的、黄的、白的,红的似火,黄的像金,白的如雪,朵朵傲霜吐艳,竞相开放,千姿百态,使人眼花缭乱,惊讶不已。这些菊花的叶子翠绿欲滴。花朵很大,那金丝绒般的花瓣,有的向上卷曲,有的侧面伸展,各具特色,婀娜多姿。菊花不但美丽,最令人赞叹的是百花凋零时,它却傲然挺立,像松柏那样傲风霜,伴严寒。菊花不与百花争春,独占秋色,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啊!
院子南边,挺立着丁香,浓绿的叶子变得黝黑黝黑,而且落了许多,只长着几片。春天洁白如玉的花落光了。这时,它无精打采,似乎面对盛装的菊花而感到惭愧。
丁香周围,是一片一片串红,虽不如夏天鲜艳,但依然可爱,秋风一吹,沙沙作响。
我家院子里迷人的秋色多么招人喜欢!秋天表示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欢乐和富有。
(1)填空把词语补充完整。
( )语( )香 瓜果( )( )
摇摇( )( ) 百花( )( )
婀娜( )( ) 傲然( )(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清香 一( )秋风 一( )苹果
一( )地毯 一( )笑脸 一( )灯笼
(3)按原文填空。
各色各样的菊花,红的、黄的、白的,红的( ),黄的( ),白的( ),朵朵( ),( ),( ),使人眼花缭乱, 惊讶不已。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12-24 10:20: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群蚂蚁作出决议,要把一只大青虫搬回家去慢慢享用。

一只蚂蚁担任指挥,在他“嗨哟——嗨哟”号子的指挥下,大家步调一致,齐心合力,大青虫被拖动了。

刚走了一半路程,他们内部发生了冲突,一只蚂蚁对另一只蚂蚁抱怨说:“你怎么不肯出力?”被指责的蚂蚁反驳说:“你不要讲我了,你是最滑头的一只。”担任指挥的蚂蚁劝说他们不要争吵,却受到他们合伙批评:“你只动嘴不出力当然容易。”

参加争吵的蚂蚁越来越多,大青虫被(甩 摆)在路边。争吵声把路边的一只在晒太阳的公鸡(引 喊)来了,他一看见大青虫便(扑 趴)了上去,一口(叼 拿)走了。

当蚂蚁明白是怎么回事并停止了内部的争吵时,已经晚了。

【小题1】用“√”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动词。
【小题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埋怨—(________) 责备—(________) 简单—(________)
【小题3】一开始,大青虫被拖动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大青虫被公鸡抢走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小题4】第三自然段中说“担任指挥的蚂蚁劝说他们不要争吵”,请结合当时的情境,想象一下他是怎么劝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蜡烛的秘密
我是前段时间来到石板镇的。小镇老是停电,得准备蜡烛。我连找了三家杂货铺,店主都同样告诉我:“没有。”我纳闷,一个镇,怎么连卖蜡烛的店铺都没有?小镇上有四间杂货铺,我打算到剩余的那家去碰碰运气。店主看出我是新来的,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你到街尾的老阿婆家去买吧,她那儿有。”
于是,我顺着石板街一直走。走到尾,在一个缩进去的空当里,果然有一个简陋的摊位,摆着香纸蜡烛。付钱的时候,我问老阿婆:“生意好吗?”
老阿婆笑呵呵地说:“好,这不老停电吗?不过老停电,也不好哟……”她抬起胳膊,把蜡烛递给我。我这才发现,老阿婆的腿不能动,估计是下半身瘫痪。我冲她笑了笑,满意而归。
长街寂寂,唯烛光融融,从各家窗户里探身出来,有一梦境般的美。
我来到一家杂货铺,买了点东西,又闲聊起蜡烛的事。我说:“小镇老是停电,蜡烛生意应该很好,你为什么不进一些呢?”
店主笑了笑,这才告诉我秘密。原来,老阿婆的日子太过艰难,他们几家杂货铺商议之后,偷偷有了一个约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1】画“_____”的句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从画“~~~”的句子中可以看出老阿婆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小题3】对第四自然段中烛光融融的夜景的描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石板镇虽然偏僻却有着世外桃源的美好
B.烘托了人们帮助老阿婆,老阿婆也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和谐美好的氛围
C.表达了作者漫步石板街时思念家乡和朋友的思想感情
【小题4】蜡烛的秘密是什么?请联系上文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在峰峦起伏、云雾缭绕的台湾山区,生活着勤劳勇敢的高山族同胞。他们辛勤地开荒、修渠、伐木、狩猎、建屋;在深山谷中用藤、竹搭起无支柱的吊桥、拱桥、溜索桥,自制木杵和独木舟,征服了各种险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每年金秋之际,高山族人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丰年节,欢庆一年辛勤劳动的收获,预祝来年收成更好。
丰年节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七八月间择吉日举行,节期6~7天左右。节前家家酿酒,户户宰杀猪牛。节日一到,村社中男女老少盛装汇集在一起。他们点起篝火,老人们饮酒叙谈,年轻人则手牵手围着火堆绕行,边唱边跳,彻夜不停。在丰年节的喜庆舞蹈中,“舂米舞”独具民族特色。
舂米舞又称杵舞,取材于舂米劳作,是舞蹈化的劳动,献艺者是勤劳而聪明的高山族妇女,多数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女。她们身穿用麻布缝制的彩色衣服,戴上贝壳、兽骨等磨制的装饰品,手执木制的长舂米杵,在音乐声中环绕石臼操杵作歌。长杵碰击石臼,不仅击出清亮悦耳的音响,而且每根杵撞击石臼的不同部位,仿佛打击琴键似的,发出清浊各异、铿锵成韵的乐音,形成神奇迷人的打击乐曲。妇女们在舂米的过程中,一边和着一定的节拍踏歌举杵,一边用脚掌拨弄涌出臼盘的粟米。长杵错落有致地一上一下,与节奏性的顿足浑然天成地形成和谐优美的杵舞。此刻,还有人在旁击鼓助兴。婉转悠扬的歌声,雄浑有力的鼓点,还有富于写实意义的动作,三者互相融合,韵味无穷。难怪它流传甚广,久演不衰。
高山族人爱唱歌,唱歌是丰年节的重要内容之一。高山族的传统歌曲一般采用即兴吟诵的形式,曲调高亢雄浑,旋律扣人心弦。节日的民歌中,有颂祖歌、狩猎歌、耕作歌,歌手们歌颂勤劳勇敢的英雄,向往着幸福美好的明天。动人的歌声穿透山林,飘向日月潭,在碧波粼粼的湖水上悠然荡漾,余音久久不绝。
1. 什么是丰年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高山族是怎样过丰年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