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根据原文回答问题。
(猛然、突然),小女孩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镇静)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小题1】划去括号里使用不当的词。
【小题2】照样子写词。
瞧了瞧:____  ____  ____  ____
【小题3】 “娇声”的意思是____。
【小题4】蜡烛的秘密假如暴露,会有什么后果?( )(多选)
A.情报站会暴露  
B.屋里漆黑一片 
C.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将被杀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7-22 03:36: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乌鸦兄弟

①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窝里。

②有一天,窝破了一个洞。大乌鸦在窝边飞了一圈,仔细看了看,又用翅膀比了比,就睡觉去了。小乌鸦也在窝边转了一圈,认真瞧了瞧,还用尾巴比了比,也睡觉去了。谁也没想主动去修破洞。

③后来破洞越来越大了。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小乌鸦想:“这一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它们谁也没主动去修破洞,都想等待别人去修。

④一直到了冬天,破洞大得可以飞过整只乌鸦。西北风呼呼地从破洞刮进来,大雪纷纷地从破洞飘落。乌鸦兄弟俩冷得直打哆嗦,身体缩成一团。大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二一定耐不住,它会去修的。”小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大一定受不了,它一定会去修的。”它们把身子缩得更紧些,还是谁也没有动手去修破洞,还是等待着。

⑤风越刮越凶,雪越下越大。最后,窝被风吹到地上。大乌鸦已经冻得又硬又直,一动不动了。小乌鸦也冻僵了。

【小题1】读下面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大乌鸦动作的词。
大乌鸦在窝边飞了一圈,仔细看了看,又用翅膀比了比,就睡觉去了。
【小题2】读第④自然段,用“   ”画出一个描写天气的句子。
【小题3】读短文,给下面的内容排序。
____)窝被风吹到地上
____)破洞越来越大
____)破洞大得可以飞过整只乌鸦
____)窝破了一个洞
【小题4】读短文,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文中加点的“耐不住”的意思是(____)。
①受不住   ②动不了   ③不愿意
(2)乌鸦兄弟俩都没有动手修破洞是因为想(____)。
①等待风停    ② 等待别人去修    ③等待雪停
【小题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遇到困难,要耐心等待。
B.遇到困难,只是等待别人来帮忙,而自己不主动去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同类题4

课外阅读。

巧嘴王老师

王老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就分到我们学校来教我们班的数学。

王老师课上得很轻松。我们听王老师的课,再难懂的知识,只要他一开口点拨,我们总能在欢快的气氛中掌握。王老师不布置家庭作业,我们轻轻松松就学过了一年,但考试下来,成绩总是全县前三名

我们把自己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考试中所获得的成绩,全部归功于王老师的“伶牙俐齿”。在课下,我们说起王老师来,总是称他为“巧嘴王老师”。

“巧嘴王老师”的称号是名副其实的,不信,让我从我们班编的《王老师趣事记》一书中找出几件来给你讲一讲。

一天,上数学课时,王老师说:“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两个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两个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听着听着,我们都笑了,王老师问:“哪位同学能接着往下讲?““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为什么?”“这个故事讲不完,后面的话可用什么标点符号来表示?“在我们兴趣盎然时,王老师引出了“循环小数”的名称,使我们觉得,学循环小数就同听故事一样。在讲“混循环小数”的定义时,王老师指着“1.63838……”说:“这个循环小数不是从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开始循环的,此处的6不参加循环,是‘混’进去的,所以我们把这一类小数叫作混循环小数……”一个“混”字,把我们的学习热情点燃了。在后面练习找混循环小数时,大家争先恐后地去找有没有“混”进去的数,兴奋极了。

王老师的巧嘴(   )在课堂上发挥大作用,在课后(   )处处叫人拍手称绝。四年级的一次课后,我们班的艾华同学不小心把墨水溅到了王老师的白衬衫上,艾华吓得低下头,等待王老师的批评。同学们也呆住了。王老师看了看我们,笑着说:“艾华呀,你怎么搞的嘛,早知今天你要给我泼墨水,我就穿黑衣服来啦!”同学们听了,发出一阵笑声……

王老师就凭这样一张“巧嘴”,让我们一听上数学课就觉得高兴;一看到他走进教室就觉得他是那样的可亲可敬。

【小题1】文中括号里应填的关联词是( )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
C.不仅……也……
D.与其……不如……
【小题2】用“ ”画出第六自然段中的过度句。
【小题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短文对王老师的插述,可以看出于老师是一位_______________的老师。
【小题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选取了三件事来说明人物的特点。
B.作者在描写人物时,从一个角度进行选材,充分说明人物特点。
C.王老师课上得轻松,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怎么好。
D.本文叙述方式别具一格,讲故事的形式显得与众不同。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