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欢乐岛。
爱即是职责
去年的一天,我陪母亲去医院量血压。
我们在急诊室旁边的医疗室里刚刚坐下,就听见救护车鸣笛而来。急诊科的几个大夫小跑迎上去,从车里抬下一个重症病人。
他们把病人放在抢救室的病床上,主治大夫问清病人的情况后,一边吩咐其他大夫为病人量血压、输液、输氧,一边亲自用双手按压病人的胸部。
病人没有丝毫反应。
病人家属焦急地盯着主治大夫,眼里充满了哀求。
主治大夫翻开病人的眼睑看了看,急忙拔掉病人嘴上的氧气罩,不顾病人满口黏液,俯下身去,用嘴对病人的嘴开始人工呼吸。
所有的大夫都愣住了,因为病人的血压已降为零,心跳也已停止,主治大夫完全可以对病人的家属宣告病人死亡。
过了一会儿,主治大夫站起身,走到病人的家属面前,摇了摇头,轻声说:“他走得很安详……准备后事吧。”
走出抢救室,一位实习生小心地问:“老师,那个人明明已经死了……你对一个死人做人工呼吸,岂不是徒劳无功吗?”
那位主治大夫看了看实习生,严肃地说:“在我这儿,只有病人,没有死人。病人哪怕还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作为医生,我们也要作百分之百的努力,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那就去热爱每一个病人,每一个生命,这是一个医生最起码的职责。”
1.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地点是_____,主要人物是_______,主要事件是________。
2.说一说你对文中的画线句是怎样理解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2-30 03:41: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

1984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父亲不慎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人全身都在颤抖,嘴唇瞬间乌青。

8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父亲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远眺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可是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的额上深深留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喊着:“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的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准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为人知。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

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的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大神迹……“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不为人知:________。
②洞穿:________。
【小题2】“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一句中,作者采用了修辞手法?试着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在文章中画出父亲有意隐瞒自己受伤的句子,再说说父亲这样做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抵达前夜,父亲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老医生为什么把这个奇迹称为“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课外阅读。
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因而好像变成了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停着。
“这是我的近作,”他说,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女正身像,以粘土美好地塑成。“这已完工了。”我想。
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着,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
但是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着,“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
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塑像身上,刮开一些。
这样过了半小时,一小时……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体的意象。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在创世的太初的上帝。
最后,带着舒叹,他扔下刮刀,以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接着,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
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他显然对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
在麦东的那天下午,我学到的比在学校所有的东西都多。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的。
(1)对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肩苦恼地蹙着。(  )
A.传递出罗丹在雕刻作品过程中的思想情绪变化。
B.为成功而兴奋,为还未达到目标而苦恼。
C.说明罗丹是个多愁善感的人。
(2)文章结尾通过议论点题,把“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精炼地概括为两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罗丹的浑然忘我的工作精神曾感动着许多人,你能再举出几个专心致志地工作或学习的例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类文阅读

泥活

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镞一镞。①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案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至此,②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孙子冯大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下颏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您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快!”

“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冯大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来,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带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儿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地向下压去。

【小题1】(品读外貌)第1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都描写了冯兰瑞老人的眼睛。第一个句子写出了冯兰瑞老人的(______),第二个句子写出了冯兰瑞老人的(______)。
A.一本正经B.全神贯注C.粗中有细D.精益求精
【小题2】(品读动作)阅读下面句子,对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案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
A.这句话是对冯兰瑞的动作描写,从中感受到了冯兰瑞老人的技艺高超。
B.这句话中描写人物的动词有“拿、挑、三剔两刮”。
C.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了冯兰瑞老人纠结的心理。
D.“他似有所悟”中的“悟”指的是武松打虎,必然用劲,拳背上自然会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这样作品才会更加逼真。
【小题3】(辨析描写)文中标有序号的三句话依次是对冯兰瑞老人的(   )
A.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B.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小题4】(分析判断)对“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   )
A.“一闪一闪的亮光”表现出了冯兰瑞之前开心的心情。
B.这句话侧重说明冯兰瑞爷爷的眼睛十分明亮,就像两盏烛光。
C.“亮光熄灭了”是在暗示冯兰瑞听了孙子的话后失望的心情。
D.这句话表现出了冯兰瑞爷爷此时的心理变化。
【小题5】(梳理脉络)下列选项中正确概括了冯兰瑞老人心理变化的一项是(   )
A.满意→舒畅→伤心→失望B.疑惑→开心→失望→伤心
C.疑惑→满意→开心→失望D.疑惑→满意→失望→开心
【小题6】(感知人物)除技艺高超外,你认为冯兰瑞老人还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想象拓展)想一想:看到冯兰瑞亲手毁了自己的作品,孙子冯大有没有意识到爷爷的良苦用心?他会怎么做呢?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课外阅读。
威力无比的铜镜
公元前212年的一天,强大的罗马帝国向弱小的叙拉古国发动了进攻,整个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根据国王的命令,保卫叙拉古的指挥权由阿基米德来承担。眼看罗马舰队越来越近了,阿基米德仍镇定地站在城堡上眺望远方的海湾。忽然,一个念头闪进他的脑际,他果断地让全体妇女拿起她们的铜镜,到海边集合。
这时,敌军见许多身穿白色长袍的妇女向港口的码头聚集,但是,他们怎么也捉摸不透阿基米德又在玩弄什么把戏。就在罗马舰队步步逼近码头的时候,忽见对面射来一道道明亮的光柱,这些光柱不停地移动着,最后,几百道光柱集中到一点。那一点,亮得出奇,灼热烤人,落到舰船的大帆上,把大帆烧着了。
大火随着海风不断蔓延,顿时,整个舰队陷入一片火海之中,连撤退都来不及。惊慌失措的罗马士兵带着满身的火,一个个跳下海去。”“胜利啦!”海岸上的人们围着阿基米德欢呼起来:“阿基米德真有本事!真有本事!”
阿基米德摸摸自己的胡子,笑眯眯地说:“我有什么本事呀?是太阳帮了咱们的忙。你们想,咱们上千面镜子,把太阳光集中反射到帆篷上去,温度多高呀,所以帆篷就着火了。”
1.在文中找到两对反义词。
强大——(  ) 进攻——(  )
2.用“望”组词,所组的词要跟“看”有关。
例:(眺)望(  )望(  )望(  )望
3.为什么用铜镜就能烧毁敌人的舰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觉得阿基米德是个怎样的人?写一句话来赞美他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