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书 香
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不高,住房又小,连一个书橱也放不下。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家里的桌上、凳上、床头枕边到处堆放着的书本看出,更能从我和妻子、儿子饭后(xiá)_______余常常是各人手执一卷昭然可见……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哩。我父亲别无(shì)_______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摆在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医书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shì)_______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居然下床了!母亲慷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活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1.根据拼音在文中横线处写汉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陶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忧心忡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回答问题。
(1)“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句中两个“书香”的意思并不一样:“书香门第”中的“书香”指_____________;“缕缕书香弥漫”中的“书香”指__________________。
(2)“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本本”叠用表示__________的意思,“苦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2-22 10:41: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美丽如初

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详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怦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弟笑嘻嘻地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弟的手。弟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融在等待中。

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历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小题1】对于第一自然段中画线的语句,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皎洁的月色比作“闪亮的白绸”。
B.这句话属于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平和的环境氛围。
C.描写月色的皎洁,是为了让母亲能及时看到弟弟归家,母亲等得耐心。
D.这句话烘托出母亲充满母爱的美好形象,为下文作者抒发感情做铺垫。
【小题2】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作者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这是运用___的写法,反衬母亲那“___”的爱。(选用文中词语填空)
【小题3】品读赏析。
看弟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1)“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比作“温暖的港湾”,把____比作“起航的船只”,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怀抱的温暖。
【小题4】文中的“等待”是一场爱的接力赛,请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具体的人物。
_____)等待妈妈→妈妈等待(______)→“我”等待(______
【小题5】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母爱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请你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课外阅读。
母爱的力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从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恳求 哀求 要求)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来,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希望 期望 渴望),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头,低声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
护士皱了皱眉,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 拉住 捉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女儿乖,妈妈在,妈妈在。”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看护士,少顷,脸上流满泪说:“谢谢,谢谢!”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个女孩差不多年龄,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抓住 攥紧 牵着)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床间,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过来。
医生说:“她能苏醒过来是个(事迹 伟绩 奇迹)。”
女孩说:“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一直牵着我,把我从一个黑黑的冰冷的井里拉上来……”
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的脸微微红了说:“我记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以(抢救 救治 拯救)一切。’”
【小题1】用“√”画出短文中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小题2】这篇短文赞扬的是(    )
A.父亲对女儿的爱B.母爱的伟大力量C.护士的真诚爱心
【小题3】短文中有五处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分别说明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个微寒的夜晚,我搭上了从广州开往长沙的第58次列车。 

我躺在铺上看杂志,听到一声温柔的(A)“小姑娘!”侧过脸,对面铺位陌生妇女扬着手里的一只红苹果,对我说“喜欢吃这个吗?”我笑笑,摇摇头,那妇女硬是把苹果塞到枕边,我只好有礼貌地(B)。 

夜深人静,我拿起苹果,那是一只很精致圆滑的华盛顿苹果,发出诱人的香甜。她不认识我,凭什么送呢?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 

第二天一醒,发觉对面的铺位已经空了,苹果仍在枕边,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小姑娘,早上好!我知道你怀疑我的好意,不敢吃,女孩子出门在外加小心点是好的,不怪你,苹果是我到广州开会时一位朋友送给我女儿的,可我女儿正在北京读大学,昨天一见你,便觉得你很像我的女儿,一样留着长发,一样长着大眼睛,一样穿着牛仔裤,一样喜欢躺着看书,于是我猜你也和我女儿一样喜欢吃苹果……” 

我很内疚,她能把我想像得同她女儿一样可爱,而我却没有把她想象得像母亲一样可信。 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只苹果……

【小题1】根据文意,在文中(A)(B)两处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 
A.呼唤B.呼喊C.道歉D.道谢
【小题2】“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是因为(_____________)
【小题3】“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只苹果”,那“我”还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自己一个人出门独行时,该如何应付类似的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