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阅读。
过了端午节,是一段长长的(酷  苦)热无雨的日子,室外像一个大烤(kǎo  kāo)箱。下了班,为丈夫买了一根底座有四只脚的(怪  拐)杖。沿路,我一手拿着书包,一手拿着拐杖,汗流(夹  浃)背地走进汽车候车大厅。凉爽的空气让我整个人松散下来,拐杖变得沉重起来。拿着不如拄着,酸软的手脚也能稍稍(shāo  sāo)歇息。
1.用“”画去文中错误的读音或字。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写下来。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凉爽——( ) 沉重——( )
4.文中交代了拐杖风波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2-22 10:41: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植物也要睡眠吗?
动物是要睡眠的,有趣的是,植物也要睡眠。
太阳花是一年生的肉质草本花卉,上午10点钟“醒”来时开花,可是一到下午它就闭合起来睡眠了。紫茉莉下午5点左右开花,到第二天天亮时就闭合睡眠了,好像怕见太阳似的。最有趣的要算落花生的花了。它的睡眠时间有长有短,是随昼夜长短的不同而变化的。7月,它在早晨6点钟“醒”来就开花了,到下午6点才闭合睡觉;到了9月,它要到上午10点钟才开花,而下午4点钟就闭合睡觉了。如果遇到阴雨天,它更是贪睡,常常是睡得早、醒得迟。
植物除了花要睡眠外,叶子也要睡眠。许多植物的叶子在夜间常呈现出各种垂直于地面的睡觉姿态,如花生叶、烟草叶都是朝上卷曲,而三叶草的叶子和开花的豆类植物的叶子都是朝下卷曲的。
植物要睡眠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植物的睡眠是由周围环境所引起的保护自己的一种本能。白天和夜晚,气温的高低不同,空气的湿度也不同,不同的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也不同,即使在相同的环境中,具有睡眠活动的植物,生长的速度也较快。所以也可以说,植物的睡眠是为了适应昼夜温差变化而形成的一种遗传习性。
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这篇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请用短语概括。
3.这篇短文讲了哪几种植物的花的睡眠?重点讲了哪一种?写了它在几种情况下的睡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读画线的句子,填空。
这是个________句,作用是________,由这句话我们知道上一自然段写_______,这一自然段写_____。

同类题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日月峰的传说
在高高的长白山上 有一座石峰 叫日月峰 它像一个作揖拱手的姑娘正面朝着东祷告 可是她只有鼻子 嘴 耳朵 却没有眼睛 你一定会 问她在祷告什么呢 她的眼睛哪里去了
原来大地上一片qī hēi ( ),没有太阳、月亮、星星,没有花草树木,冰冷的世界死气沉沉。
天帝的小女儿屡次对天帝说:“大地太黑暗了,应该让它亮堂起来!”可是天帝漠不关心,天帝的小女儿气极了,yì rán ( )离开天庭,来到长白山上。她费尽了nǎo jīn ( ),一直没有想出办法来。
忽然,她发现自己的眼睛十分明亮。脖子挂着的那串玉珠也像金星一般。她一狠心把左眼挖了出来,抛向天空,天上立刻出现了一轮太阳。可是太阳慢慢偏西了,大地又黑了。她又把另一只眼睛挖出来抛向天空,天空中立刻又有了月亮,最后小仙女把那串珍珠也抛上了天空,变成了星星。大地上亮堂多了,可是小仙女失去了眼睛,一动也不动了。那串珍珠是她ténɡ yún jià wù (    )的宝物,她无法飞回天堂。最后,她变成了一座石峰,面对着东方,整天祷告着,yínɡ jiē ( )太阳和月亮轮番出来照亮大地。
天帝的小女儿为了给大地带来光明和温暖,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双眼和整个生命。
⑴看拼音,将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⑵给短文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⑶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屡——;尽——;抛——;毫——
⑷注意“花草树木”一词的构词特点,照样子写出三个与它结构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⑸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并说明这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⑹用“ ”画出短文中能提示中心的句子。

同类题5

阅读理解

短文《献给母亲的歌》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梁、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梁饴、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欢。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在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心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搭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妈妈给了我们(坚定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小题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小题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小题3】写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休息(_____) 温柔(_____) 沮丧(______)
【小题4】文章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概括要简洁)。这三件事是有内在联系的,因为他们是按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
【小题5】短文第三段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第四段又说“妈妈眼睛不好”这两处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读了这篇短文,使我们想起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你还记得吗?全文是:慈母手中线,_____。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______。
【小题8】你有没有曾经想为妈妈做一件事,就像文中的“我”想摘白云、摘雪梅?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