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山中送别》是(______)代诗人(______)的作品。这首诗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8-10-12 07:16: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课文课文填空。
永远那么( ),永远那么( ),永远那么( ),冒,冒,冒,好像永( ),只有( )!
同类题2
试着填空。
( ) 听鸟声,( ) 听蝉声。
( ) 听虫声,( ) 听雪声。
同类题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花朵( )了,花瓣在( ),露珠在( ),紫色的颜色在( )。
(2)一会儿,紫色的填空慢慢变( )了,成了( )的,然后又成了( )的,( )的。
同类题4
学习课文前,查找资料,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等资料,有利于我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下列关于课文的资料,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是当时南宋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只求苟且偷安,政治上腐败无能,社会暗无天日。
B.《少年中国说(节选)》的写作目的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C.《圆明园的毁灭》的历史背景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英法联军对中国肆无忌惮地侵略。
D.《示儿》的写作背景是作者看到当朝统治者即将收复失地,但作者已处弥留之际,因此告诉儿子要等收复后以祭祀的方式告诉他。
同类题5
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上“√”。
1.《所见》的作者是清代的袁枚。( )
2.《所见》的作者是唐代的袁枚。( )
3. 牧童“忽然闭口立”,是因为“意欲捕鸣蝉”。( )
相关知识点
积累运用
背景资料
诗词曲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