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理解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7-05-03 05:33: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两句描写的情境非常新奇,令人陶醉。联系上下文,发挥想 象,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对《春夜喜雨》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以拟人的手法与春雨及时降临,“知”字用得极妙,把春雨都写活了。
B.三、四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细腻地写出了细雨轻柔无声的特点。
C.最后两句实写作者所看到的雨后清晨美景:锦官城内到处盛开着湿漉漉、沉甸甸的鲜花。
同类题3
前人对《凉州词》的后两句持两种不同的理解:一说作“悲伤语读”,另说作“谐谑语读”。你赞成哪一种?也可再作别解,请阐述具体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课外阅读。
送友人
(唐)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本诗中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中写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李白送别友人时的情境。
4.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5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的“识”是什么意思?( )
A.知识
B.认识
C.识别
D.记住,这里读zhì
相关知识点
阅读鉴赏
诗词曲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