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鱼竿和鱼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shuò dà( )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gōu huǒ( )煮起了鱼,他láng tūn hǔ yàn( ),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jīn  jīng)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āi ái)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jìn  jìng)的yí hàn( )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遥远的bá shè( ),他们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1.圈出括号里正确读音。
2.根据拼音把词语填在括号里。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恩赐——( ) 艰难——( )
简单——( ) 启示——( )
4.把下面句子改为反问句。
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正确的理解,在括号里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只顾眼前的利益,是能够享受短暂的欢愉的人。( )
(2)只有高远的目标,只能成为什么也享受不到的人。( )
(3)面对现实,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12-12 02:02: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想起来了,这是在班主任滕老师家。

妈妈到东北看望爸爸去了。我病了,两个姐姐照顾不了我。老师把我接到她家调养,一日三餐,给我做好吃的,每一次,都提醒我准时吃药。①我看着她那和蔼的面庞,镜片后布满血丝的眼睛。啊!滕老师,您为了让我吃药,不顾一天的劳累,还在深夜来叫醒我。②我慢慢地坐起来,接过药一仰头吃下去。滕老师又把一块糖放进我的嘴里,顿时,一股暖流从心底涌出,我的眼睛湿润了。老师扶我躺下后,又从衣柜里拿出一件厚厚的棉衣,盖在我的被子上面,给我塞了塞被角,把我裹得严严的。接着,滕老师轻轻摸摸我的头,小声说:“好了,烧退了。”又对我说:“不早了,睡吧。”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老师把脸紧紧 地贴在我头上,轻轻地问:③“怎么?药太苦吗?”“不!不!药是 甜的……”透过泪花,我看见老师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头上出现了一根根白发。

“当,当……”墙上的钟响了十二下。④窗外的月光射进屋里,显 得格外清幽。劳累了一天的老师也睡了。啊!静悄悄的夜,你再长一点吧!让老师多睡一会儿,她太累了。

我渐渐睡去了。这一次,好像妈妈真的来到我的床前。我高兴地扑进妈妈的怀里,告诉她,我吃的药,是甜的。

【小题1】给下列带点的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打“√”
养(diào   tiáo)   和(ǎi   āi)  面(páng   chǒng)  脸(jiá   jiā)
【小题2】写出短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哪种描写。
句①是_______描写。句②是 _______描写。
句③是 ______描写。句④是_______ 描写。
【小题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我高兴地扑进妈妈怀里,告诉她,我吃的药,是甜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___》

同类题3

课外阅读。

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

自从八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后,自卑就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来。她一年年地长,也一年年地沉默。

就这样一路读到了初二,她的班级来了位朱老师。一天放学后,她正整理书包准备回家,朱老师走了进来。

“小櫻!”老师亲切地叫着她的小名,“你能帮老师一个忙吗?”

“什么忙啊?”她紧张地问道,心里充满了英名的惊恐。

“老师想请你帮忙给花浇浇水,老师太忙了,小櫻来帮帮老师好吗?”

“好的!好的!”地激动得脸都红了。

朱老师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山茶、丁香、风位花””她特別偏爱的,却是一株不认识的植物,它有着清秀挺拔的枝干,长着狭长的叶子。她一直渴望知道,它会开出什么样的花。

终于有一天,当地再次给它浇水时,惊喜地发现,花开了!“好看吧?这是百合。”不知何时,老师已走到她的身边,轻轻地揽住了她的肩膀。她无言地点了点头。“它的花盆好看吗?"老师接着问。

她下意识地注视着花盆,她从没注意过的花盆,那竟是一只废弃的破脸盆。

“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老师温柔地对她娓娓道来。她仔细端详花,那是一朵纯白的喇叭形的花,优雅地立在枝头,如天鹅般顾盼生姿;而花盆破旧,得连边都没有了。那一刻,似乎有一東强烈的阳光,照亮了地布满阴霾的心,使她豁然开朗。

从那以后,地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成绩突飞猛进,优秀得令人望尘莫及……

是的,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

【小题1】请你找出文中表达“她”在“浇花”这件事中心理变化的词语。
惊恐——(________) ——(_______)——惊喜——(________)
【小题2】当老师提出让她帮忙时,她心里充满莫名的惊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后来“她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波浪线画出老师与她几次对话中对她影响最大的一句话。
【小题4】用“___”画出与“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相照应的一处描写。
【小题5】“那是一只废弃的破脸盆”中带点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联系短文和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快乐阅读。
拉萨布达拉宫
进入拉萨,车窗外的林梢上空闪出一座官殿的剪影:两侧是白宫墙,中间是红宫墙,顶部是喇嘛灵塔、宝瓶、经幢等鎏金饰物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布达拉官!”心中一声惊呼。我强烈地感到了一种不可名状的(严肃 庄严)与(崇高  高尚)。
布达拉宫耸立在拉萨市中的红山顶上。宫前是拉萨最宽阔最漂亮的北京中路。站在铺着长方形花岗岩的路上(仰望 俯视)布达拉官,只见一片青绿的草坪后面,横着一堵高高的围墙,围墙后面便是红山及其山顶上的雄伟官殿。底部和东西两侧的宫墙为灰白色,称做白宫,正中顶部是褐红色.称做红宫,无论白宫还是红宫,一排排窗口四周都涂了黑色,窗头那白色布帘在高原的劲风中波浪般地徐徐飘动。白、红、黑三色的官墙及窗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对比强烈,色彩鲜明。
巍峨、雄伟、神圣、庄严,布达拉宫犹如伫立在世界屋脊上的一位长者,一位哲人。
从红山西侧眺望,透过北京中路旁那三座白色佛塔金黄色的塔尖,看到的是布达拉宫的西侧,它屹立在巍巍山崖上,显得更为高峻、雄奇。绕到红山北麓的宗角禄康,在一个(辽阔 宽阔)的人工湖北岸(眺望 远望)布达拉官,看到的是布达拉宫背后的宫墙,雄踞于陡峭的崖壁顶部。宫墙、峭壁、古柳、经幡的倒影一起映入湖里,使布达拉宫在雄伟中又增添了几分俏丽。倘若站在八廓街头中心大昭寺的金顶上,放眼望去,又可看见布达拉宫雄伟的官殿远远地耸立在寺前广场的西北方,耸立在连绵的群山下。
在拉萨,几乎随处都可以望见布达拉官。布达拉宫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1.划去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
2短文主要描写的是____   。作者是从不同角度来观察描写的,例如:“从红山西侧眺望”;请再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文中的几个词概括布达拉官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