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公正小法官(判断,是老舍作品的打“√”,不是打“×”)。
(1)《养花》
(2)《麻雀》
(3)《林海》
(4)《四世同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判断题 更新时间:2015-01-19 02:07: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内语段阅读。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这是作者对嘎羧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表达了嘎羧对辉煌过去的深深________与________。
同类题2
下列人物、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宝葫芦的秘密》——中国——张天翼
B.《巨人的花园)》——中国——巴金
C.《海的女儿》——丹麦——安徒生
同类题3
根据课文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志和。
B.《忆读书》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冰心。
C.《观书有感》的作者是宋代理学家朱熹。
D.《长相思》的作者是明代诗人纳兰性德。
同类题4
判断。
(1)《别董大》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高适,他是“山水派”代表之一。(
____
)
(2)“曛”读xūn,在诗中的意思是指日光昏暗。(
____
)
(3)《送元二使安西》这个题目的正确读法是:送/元二/使/安西。(
____
)
(4)“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更”字,把诗人频频举杯殷勤相让的情态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____
)
(5)董大,即董庭兰,当时著名诗人。(
____
)
同类题5
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知识、建议、房子”中带点的字都读轻声。(_______)
2.“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来形容很丰富,用不完。(_______)
3.同学录是留在校园里永远的记忆,是留在岁月中永远忘不掉的纯真。(_______)
4.倡议书和建议书内容都是面向公众,语言都要富有鼓动性。(_______)
相关知识点
积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