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父亲赶紧收拾东西,母亲忙着照料孩子。
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了妈妈,而妈妈却又把雨衣给了托利亚。最后,托利亚把雨衣给躲在伞下的小萨沙穿上了。
萨沙问道:“妈妈,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我穿上,你们为什么都这样做呢?”
“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妈妈回答说。
“那么,我为什么又保护不了任何人呢?”萨沙问道,“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人啰?”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真是最弱小的人!”妈妈笑着回答。
萨沙朝蔷薇花丛走去,掀起雨衣的下部,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低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自卫能力。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吧?”萨沙问道。
“是啊,现在你是强者,是勇敢的人啦!”妈妈这样回答。
1.按要求写词语。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赶紧( ) 照料(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保护( ) 弱小( )
2.圈出画线句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纤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整理句子,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 )接着大雨如注。
( )突然,雷声大作。
( )天上飘下几滴雨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12-12 09:23: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庄重的乞讨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níng zhòng。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 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nuó dòng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qīng cuì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qì fēn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

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小题1】将短文中的拼音换成汉字,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níng zhòng nuó dòng qīng cuì qì fēn
( )   ( )   ( )   ( )
【小题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入迷( )知晓( )振奋( )
【小题3】从文中找到一句反问句写下来,并将它改成陈述句。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 盲人为乘客演奏了的曲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孩子的动作......"这一句的"居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用"‖"给文章分段,并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回答问题。
① "我快步下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的乞讨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课外阅读。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田世国的母亲得了尿毒症,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他感到很意外,不能接受(养育培育)他几十年的母亲得这种病。他问医生,有什么办法可救他的母亲。医生说,一是靠血液透析;还有,就是肾移植。可是,这样 费用昂贵, 肾源也不好找。尤其是像母亲这样年纪的老人,风险更大。
他没有灰心,(决定坚定)将自己的肾给他母亲。他召集他的兄弟姐妹,商量此事。他说:“妈妈操劳了一辈子,如今到了享福的时候,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老人家受苦。如果靠血液透析来活一天算一天的话,那还要我们做儿女的干吗!”
一 (翻番)话之后,见兄弟姐妹几个争着要给母亲捐肾。他说:“全家人都去试,谁的合适,用谁的。要是都合适,那就我捐。我是老大,我说了算,好了,就这样定了。”
眼看母亲的病情一天天恶化,儿女们(急切焦急)万分。联系医院后,全家人去做了配型检验。田世国的肾配型成功。医生说,捐一个肾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 将来唯一的肾受到损伤,那 会危及生命。医生让他慎重选择,他肯定地说:“我一定要救自己的妈妈,反正我是从妈妈的身体里出来的,给我妈捐一个,就当是又回去了,物归原主。”
手术很成功,并且他的肾在母亲体内正常工作。
【小题1】划去刮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小题2】选择适合的关联词填在文中“ ”处。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如果……就…… 即使……也……
【小题3】短文中哪句话表达了“物归原主”的意思,请用“-------”画下来。
【小题4】读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想到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对田世国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