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读短文,完成练习。
坚强的海伦·凯(kǎi)勒(lè)
海伦·凯勒是美国的著名的女作家。她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所以双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听觉(jué)
当海伦7岁时,她的父母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帮助她学习。可是,海伦看不见,也听不见,怎么学呢?这位教师想了一个办法:先拿一个洋娃娃给她玩,然后在她的手心上,写上洋娃娃这个词儿,这样海伦就知道了什么叫洋娃娃了。海伦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方法,她一个一个地记,日积月累(lěi),学会了不少的词。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一天天,一月月不断积累。    __________
2.读文中画线句子,不改变句意,换一种方式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这种学习方法"是指哪种方法?用“ ”画出有关句子。
4.海伦·凯勒虽然双目失明,但仍坚持学习。像这样坚强的人你还知道哪些?查查资料,说说他们的故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12-11 03:43: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能力展示台。

坐中国船

1919年6月的一天,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一只木船靠岸了。准备去上海的陈毅和其他几个青年,一一走出船舱,登上码头的最高处,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不一会儿,陈毅却皱起了眉头。他的目光掠过河岸,盯着挂有外国旗子的军舰,气愤地说:“美丽的祖国,却在外国列强的铁蹄下惨遭蹂躏!”

没多久,联系船票的人回来告诉大家:“去上海,有三家轮船公司的船,一家是日本人办的,给乘客赠送洋伞;一家是英国人办的,给乘客赠送床单;还有一家是中国人办的,大概是赔了本,没什么送给乘客。”

大家在坐船的问题上争论起来。

 有的主张坐日本人或英国人的船,因为可以得到点洋货。陈毅对大家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侮。重庆人民也正在抵制日货,声援北京爱国青年。在这种时候,我们能为了一点洋货去坐外国船吗?这还有一点民族气节吗?”大家都觉得陈毅说得句句在理,一致决定坐中国船去上海。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蹂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欺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把画“”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陈毅为什么皱起了眉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表现了陈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