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仔细阅读《一个这样的老师》,回答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9-03-04 04:33: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课外畅游
我们的祖国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她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国的领土广大。我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当我国的东北进入冰天雪地的季节时,南国的海岛上却是一片盛夏的景象。我们的祖国多大呀!
我国的物产丰富。棉花、玉米、水稻、小麦等产量极高。在茂密的大森林里,还有全世界小朋友喜爱的大熊猫、金丝猴。
我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有蕴(yùn)藏丰富的煤、石油、铁、铜等。还有许许多多资源等待我们去勘(kān)探、开发和利用。
我国山河壮丽。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矗立在我国的西藏边境。还有巍峨挺拔的泰山,景色迷人的黄山。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波光粼粼的太湖,水平如镜的西湖,像一颗颗明珠把祖国装点得格外美丽。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给祖国的大好河山增添了壮丽的色彩。
我们在祖国怀抱里成长,非常幸福。我们为有这样可爱的祖国而自豪!
1.短文的题目还可以是《    》。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句中把 比作 ,把 比作 。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
(1)冰天雪地:
(2)巍峨挺拔:
4.本文二、三、四自然段从            三个方面具体描写了我国    的特点;第五自然段列举了                                ,具体说明了我国    的特点。
5.最后一段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总起全文,点明主题
B.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C.说明了我们的祖国可爱

同类题5

课外拓展阅读。
 古时候,有个老公公,他有两个儿子,哥哥叫阿力,弟弟叫阿智。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邻人都夸这两个孩子长得好,长大都会有一番作为。老人也用心考查着他们的成长。
 几年后,他们长高了。老人想考考他俩,就从市上买回两把未开刃的斧头。老人对他们说:“今天我买回这两把斧头,明天让你俩上山砍柴。要各砍各的,看谁砍得多,回来得早。”
 第二天,兄弟俩按父亲的吩咐,就各自行动了。
 阿力想,要砍得快,砍得多,就得抓紧时间。他拿上斧头、扁担和绳子,就匆匆上山了。到了山上,他拼命地砍呀,砍呀……因斧子太钝,连砍几十下都砍不倒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累得腰酸背痛了。
 阿智拿起父亲买的斧头,看斧刃厚厚的,就赶紧到井边去磨,不久,就磨锋利了。他也拿上扁担、绳子上山去。到了山上,抡起锋利的斧头,几下就砍倒了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砍了两大捆。太阳刚刚偏西,他就背着沉重的柴回家了。阿力呢,直到太阳下山才背着不多的柴回到了家。
 老人看到兄弟俩都回来了,走过去看看他俩的柴,又看看他俩的斧头,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两个,上山早、花大力的是阿力,下山早、砍柴多的是阿智。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这是因为阿智磨了斧头,这就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啊!孩子们,今后做事,不但要卖力气,还要多动脑筋呀!”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2.照样子,写词语。
一模一样(ABAC式)      
腰酸背痛(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
     
3.老人考查两个儿子的目的是(   )。
A.看谁力气大
B.看谁会砍柴
C.看谁聪明会动脑
D.看谁诚实勇敢
4.你认为谁做得对?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