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帝植柏的传说
迈进轩辕庙大门,迎面便是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柏,这便是著名的“黄帝手植柏”。据说它是我国最古老的一棵柏树,距今大约已有5 000多年了。外国人称赞它是“世界柏树之父”。黄帝手植柏下围十米有余,七人合抱不严,所以当地民谚说它是“七搂八拃半,二十四个疙瘩不上算。”
传说黄帝战败蚩尤,建立了部族联盟,定居在桥山。黄帝发现桥山一带群民,有的栖居于树,有的与兽同穴,既不文明,又不安全。黄帝便和大臣力牧、大鸿、共鼓等商议如何改变这种状态。他们教化桥山群民在临水靠山的半坡上砍树造屋,离开树枝和洞穴搬进新屋;又把桥山改名桥国。桥山群民住进房屋后,不但日常生活方便多了,而且也不怕野兽来伤害他们了。可是,在那时候人们并不懂得毁坏森林将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他们乱砍滥伐,没有几年,桥山周围的树林全被砍光了。就连黄帝曾多次下令禁止砍伐的常年不落叶的柏树,也被砍伐得几乎一棵不剩。就在这时候,一场暴雨袭来,山洪突然暴发,洪水像猛兽一般从山上猛冲下来,把几十人和黄帝得力的大臣共鼓、狄货都卷走了。黄帝悲痛万分。
雨过天晴,黄帝亲自带领大臣们上山查看,发现凡是树林被砍光的山头,不仅挡不住水,连地上的草地也冲得一干二净了。黄帝看见漫山遍野都是洪水过后留下的沟沟洼洼,心情十分沉重。他对群民说:“今后再也不能乱砍树木了。如果再乱砍下去,桥国就没有树林了,野兽也没处藏身了。到那时,我们吃什么?穿什么?”当时有位大臣建议搬到另一个地方居住。黄帝说:“不可!如果那里树木也叫我们砍完,那时候我们还能往哪里搬呢?再遭洪水,我们又哪里跑?”众臣觉得黄帝说得有理,都问他该怎么办?
黄帝说:“我愿和大家一齐上山栽树种草,用不了几年,满山就会长满草木,既不怕洪水,又能引来野兽,那时桥国群民才能有吃有穿。”说罢,黄帝自己带头栽了一棵小柏树。臣民们都学黄帝的样子,纷纷栽树种草。
不几年,桥国的山山岭岭林草茂密,一片葱绿。人们都很感激黄帝。从此,植树造林便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世世代代一直沿续下来。
传说黄帝在乘龙升天飞经桥国上空时,还特意让巨龙停下来,为了再看一眼自己亲手栽下的那棵柏树。他又随手把群民送给他的干肉块扔下来,落在自己栽种的柏树上。传说现在黄帝手植柏树干上长的24个疙瘩,就是那时黄帝扔下的肉块变的。
【小题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黄帝手植柏:________。
②沿续:________。
【小题2】认真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句子的含义。
①外国人称赞它是“世界柏树之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那里树木也叫我们砍完,那时候我们还能往哪里搬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黄帝亲自和桥国群民一齐上山栽树种草,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社会现实,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04 05:54: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类文阅读。

“飞翔”的蜘蛛

有一天黄昏,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

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

带着这个疑问,我把院子里所有的蛛网全都搅毁了。

后来,细细地观察,我才发现它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地向前爬行,小心(   )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或说是它满意了,再把丝收紧。

收第一根丝要半个多小时,直到成一条直线。

以后的进程一般比第一根丝的安置要快多了。尽管它很复杂,但蜘蛛对此十分熟练,操作起来仿佛是一种愉快开心的表演似的。

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空结起。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织得精巧而且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

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得想起那些沉默(   )言的人和一些深(   )不露的智者。

于是,我记住了:

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

奇迹是执著者创造的。

【小题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填在字后的括号里。
【小题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清晨——(    )    简单——(    )
郁闷——(    )    懒惰——(    )
【小题3】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默寡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用关联词语将下面的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蜘蛛不会飞翔。 蜘蛛能够把网凌空结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蜘蛛是怎样把网结在半空中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小题6】结尾作者为什么说“奇迹是执著者创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

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可是,他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

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态度感动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态度值得他一辈子学习。

【小题1】“生动别致”这个词可以换成( )
A.莫名其妙B.不耻下问C.栩栩如生D.活泼可爱
【小题2】“这画太有味道了。”这句话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 )
A.酸甜苦辣等味B.美味的意思
C.画的内容生动有趣D.发臭了的气味
【小题3】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不包括(   )
A.梅花艳丽俊秀B.公鸡生动别致
C.《梅鸡图》太有味道D.梅、鸡画在一起
【小题4】起初谢时尼为什么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
A.齐白石是大画家,怎么可能临摹学生的画。
B.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
C.谢时尼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好。
D.老师看起来像是在开玩笑。
【小题5】是什么让谢时尼知道了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小题6】谢时尼被齐白石_______的态度感动了,在学习上我们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课外阅读。
《小音乐家杨科》(有改动)
从前波兰有个孩子叫扬科。他长得很瘦弱,脸黑黑的,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扬科的母亲是个短工,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在哪里,好象寄居在人家屋檐下的燕子……
大伙儿管他叫小音乐家扬科。春天来了,他常常跑到小河边去做笛子。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干,甲虫“嗡嗡”地叫。扬科躺在河边静静地听着。村上的更夫常常看见扬科悄悄地躲在乡村旅店的墙角下静听。旅店里有人在跳舞,有时候传出脚踏地板的声音,有时候传出少女歌唱的声音。小提琴奏出轻快柔和的乐曲,大提琴用低沉的调子和着。窗户里灯光闪耀,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小提琴的声音多么美妙呀!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只要让他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他也够满意的了。
地主的仆人有一把小提琴,他常常在黄昏的时候拉。扬科多么想仔细地看看那把小提琴呀!他悄悄地从草堆边爬过去,爬到食具间门前,门开着,小提琴挂在正对着门的墙上。扬科很想把它拿在手里。哪怕一次也好,至少可以让他瞧个清楚。
一天傍晚,食具间里一个人也没有。扬科躲在草堆后面,眼巴巴地透过开着的门,望着挂在墙上的小提琴。他望了很久很久,他怕,他不敢动,但是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推着他那柔弱的、瘦小的身子悄悄地向着门口移动。扬科已经进了食具间。他每走一步都非常小心,但是恐惧愈来愈紧地抓住了他。在草堆后面,他象在自己的家里一样自在,可是在这儿,他觉得自己好象是闯进了笼子的小动物。夜静得可怕,月光偏偏照在扬科身上。扬科跪在小提琴前面,抬起头,望着心爱的小提琴。
过了一会儿,黑暗里发出了一下轻微的凄惨的响声,扬科不小心触动了琴弦。忽然屋角里有个睡得迷迷糊糊的声音在粗鲁地问:“谁在那儿?”扬科憋着气。有人划了根火柴,蜡烛亮了。后来听到骂声,鞭打声,小孩的哭声,吵嚷声,狗叫声。烛光在窗户里闪动,院子里闹哄哄的。
第二天,可怜的扬科给带到管家面前,管家看了扬科一眼,这个瘦小的孩子睁大了惊恐的眼睛。怎么处置他呢?把他当作小偷惩办吗?孩子太小了,几乎站也站不稳,还用送到监狱里去吗?管家最后决定:“打他一顿算了。” 管家把更夫找来,对他说:“带他去,打他一顿。”更夫点了点头,夹起扬科,象夹一只小猫似的,把他带到一个小木棚里。孩子一句话也没有说,他也许是吓坏了,只是瞪着眼睛,象一只被抓住的小鸟。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呢?
扬科挨了一顿打。他母亲来了。把他抱回家去。第二天,他没有起床。第三天傍晚,他快要死了。扬科躺在长凳上。屋子前边有一棵樱桃树,燕子正在树上唱歌。姑娘们从地里回来,一路唱着:“啊,在碧绿的草地上………”从小溪那边传来笛子的声音。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树皮做的小提琴还躺在他的身边。
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眼珠已经不再动了。白桦树“哗哗”地,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
(1)为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yán zhān )   演(zòu zhòu)
弱(róu yóu) 惨(qī    pī)
(kǒnɡ gǒnɡ)   桃(yīnɡ īnɡ)
(2) 为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轻微——    轻快——
瘦小——    黄昏——
(4)指出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
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干,甲虫“嗡嗡”地叫。( )
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呢?    ( )
屋子前边有一棵樱桃树,燕子正在树上唱歌。( )
(5)他望了很久很久,他怕,他不敢动,但是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无法抗拒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人们把扬科叫做“小音乐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音乐家杨科的结局是悲惨的,那是当时波兰黑暗的社会制度造成的。今天的你生活在幸福中,你可以自由地选择你的业余爱好。你有哪些爱好,下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