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课文,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
(1)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
(2)一下子明白过来。( )
2.唐代大诗人杜甫是如何“煮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孩子该如何煮书呢?请你用“ ”画出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18 06:04: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理解题。

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小题1】我会根据字音写汉字。
wèi (____)王dǎ liè (______)时,遇见一只gū dān shī qún (_______________)的  dà yàn (________),他发现这只大雁飞得很慢,判断这是一只受过jiàn shāng (_________)的大雁,只要一lā xián (________),那只gū yàn (________)已是jīng  gōng zhī niǎo(__________),便会从空中掉落下来。
【小题2】判断下列句子的语气。
A.惊讶
B.怀疑
C.肯定
D.谦虚E.询问
 
(1)“是吗?”“你真有这样的本事?”(___
(2)“大王,我不用箭,只要一拉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___
(3)“你是怎么知道的?”(___
(4)“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____
(5)“啊!”“真有这样的本事!”(____
【小题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它飞得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叫得悲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一听到弦响,就掉下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更羸不用箭将大雁射下来的故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四)指鹿为马的故事
公元前二百多年,秦始皇病死,他的小儿子胡亥在太监赵高的帮助下夺取了皇位,这就是秦二世。秦二世是个残暴昏庸的国君,他任用心狠手辣的赵高为丞相,杀害了许多有才能的大臣。然而,赵高取得了秦二世的信任后,就想自己当皇帝。他担心大臣们不服从他,就想在大臣中间测试一下。
这一天,赵高来到皇宫,恰好大臣们都在商议国家大事。他趾高气扬地对秦二世说:“皇上,再过几天就是您的寿辰了。我特意叫人挑了一匹上好的千里马送给您做礼物。”说完了,他叫人拉了一匹马来。
只见那匹马头上长着鹿角,身上有梅花鹿一样的斑点,很好看。大臣们看了,都小声地议论:“这分明是一只梅花鹿,怎么说是马呢?”
秦二世愣了一下,他也不知道赵高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笑着说:“丞相弄错了吧,这是只梅花鹿,不是千里马。丞相怎么指着鹿说是马呢?”
赵高对秦二世说:“皇上,是您错了,这是马,而不是鹿!”接着他又转身问大臣们:“你们看这是鹿还是马呀?”有的大臣不敢得罪赵高,也不敢欺瞒皇帝,一言不发。有的大臣知道赵高势力强大,想巴结他,就说:“确实是匹马!”还有的大臣呢,他们正直无私,实事求是,坚定地说:“是鹿!”
后来,赵高利用职权诬陷那些不与他同流合污的大臣,并一一杀害了他们。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残暴昏庸:
趾高气扬:
2.赵高为什么要指鹿为马?

3.当赵高指鹿为马时,大臣们有什么表现?用“  ”从文中画出。

同类题5

阅读理解

中国刺绣

①刺绣,古代称之为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

②刺绣起源很早.虞舜之时,已有刺绣,东周已设官专司其职,至汉已有宫廷刺绣.三国吴王孙权使赵夫人,绣山川地势军阵图,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卢眉娘绣法华经七卷,绣于尺绢之上,因刺绣闻名,自汉以来,刺绣逐渐成为闺中绝艺,有名的刺绣家在美术史上也占了一席之地。

③刺绣在我国的历史已有二三千年了,据《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震绣”。至周代,有“绣绩共职”的记载。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两汉的绣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等,它一直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也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

④刺绣按照材料又可分为丝绣、羽毛绣和发绣,明清时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先后产生了苏绣、粤绣、陇绣、湘绣、蜀绣,号称“五大名绣”,此外还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麻绣和苗绣等,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

⑤绣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饰,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在原始社会,人们用纹身、纹面来进行装饰。自从有了麻布、毛纺织品、丝织品,有了衣服,开始在衣服、枕、童帽、裹肚、门帘、鞋垫、床围、针线包、荷包、动物玩具等上刺绣图腾和各式纹样。

【小题1】短文从“什么是刺绣、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五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刺绣。
【小题2】文中第④段画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
【小题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舜之时,已有刺绣。
B.刺绣只可以用于衣服装饰。
C.唐宋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等。
D.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
【小题4】请仿照第③段画线的句子,写出一种我国的其他民间传统技艺。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