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可爱的家乡
我的家乡大理是一个可爱的地方。这里物产丰富,山清水秀不仅在全州出名,而且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一定名气。
大理物产十分丰富。苍山上有数不清的树木,是优质的建筑材料;洱海里有各种各样的鱼虾,是广大群众喜爱的食品;坝子里良田万顷,盛产粮食、蔬菜和各类瓜果。家乡的特产大理石更是驰名中外。大理石用途很广,在建筑方面,可以做基石、铺地面、贴墙壁;在工艺方面,可以制成花瓶、屏风和各种精美的观賞品;在文化和生活方面,可以做笔架、观台、杯盘、桌発等。大理石制品十分漂亮:白如玉,洁净无瑕;彩如霞,色泽斑斓;墨绿的、黄的、水纹的,无不晶莹光洁,今人赏心悦目。
大理的风景十分优美。苍山十九峰,白雪顶,彩云缠腰,山泉清冽,野花争艳,森林都都葱葱,岩崖千姿百态,吸引着无数游客来攀登观赏。三百里洱海波光浩荡,蓝的水衬着洁白的帆,如诗如画。夜晚,明月高荘,光照洱海,潮面上的白波闪闪烁烁,仿佛游龙的银鳞;近处渡火点点,笑语声声,此情此景让人辨不清是在人间还是在仙境!
家乡的山山水水是如此富饶美丽,我怎能不热爱自己的家乡?
【小题1】文中大量运用了描写景色的四字词语,如:彩云缠腰,山泉清冽……除文中所用的词语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景色的四字词语?请写出来。(至少写出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
这个比喻句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
【小题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文章从_______ 、_______ 、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大理 石的用途。
(2)文章描写大理的优美风景,主要写了_______ 、_______ 两处景物,给人一种___________ 的感觉。
(3)文章结尾处用了一个反问句,请把它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这个反问句作为文章的结尾,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首尾两段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2-12 10:17: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四季的美
日本清少纳言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荧火虫儿翩翩飞舞。( )是蒙蒙细雨的夜晚,( )有一两只萤火虫儿,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关是黄昏。夕阳映照西山时,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儿,在高空中比翼联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下,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叫人xīn kuàng shén yí( )。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关,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在无雪无霜lǐn liè( )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那心情儿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儿,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
【小题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括号内。
【小题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小题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和谐:______________
(2)扫兴:______________
【小题4】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的彩云。
__________最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 

看黄果树瀑布

京京来到了贵州省。阳阳说:“不去看黄果树瀑布,就不算到了贵州。"京京说:“那你带我去吧!”

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行驶了几个小时。突然,远处传来一阵“轰——轰——”像打雷一样的声音。阳阳说:“黄果树瀑布到了。”

啊,瀑市!原来是山崖顶上飞落下来的大河。

阳阳说:“它有20层楼高,是中国最大的瀑布,在全世界也挺有名呢!”京京看着瀑市落到深深的潭中,水珠溅得比山崖还要高,银光闪闪,晶莹耀眼,像给大山平了一层洁白的面纱。

京京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壮观的景象,她急忙跑到观瀑台。立刻,水珠像蒙蒙细雨,迎面扑来,打湿了她的脸、头发和衣衫,給京京洗去了旅途的疲劳。

阳阳说:“快,咱们过小桥,钻水帘洞去!”

于是,他们过了小桥,绕到瀑布背后,爬上山去,钻进了一个泉水叮咚的山洞。洞内有六个洞口,就像六扇窗户。京京爬到“窗口”,往外看,大瀑布就像给山洞挂上了很大的一个窗帘。

从山洞出来,大阳已经偏西。阳阳说:“快看,太阳在窗帘上系上了一条彩绸。”原来那是彩虹。

京京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她大声对阳阳说:“这回,我算是真正看到了责州!”

【小题1】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填空。 
著名—________    壮丽—________    连忙—________
【小题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黄果树瀑布在________省,它有________那么高,是________最大的瀑布。
②黄果树瀑布背后的洞内有六个洞口,就像________。
【小题3】从哪里可以看出黄果树瀑布的声音特别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京京是按怎样的顺序看瀑布的?将下面的词语按顺序排列。 
观瀑台 山脚下 水帘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假如你是京京,看过黄果树瀑布后,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请写出两句你积累的描写瀑布的诗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传递微笑

闹铃还没响,我就醒了——哦,晨练时间到了。走出房间,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顿觉心里舒畅而轻松。及至走出家门,凉爽的夏风迎面扑来,更是让我心旷神怡,抑制不住的喜悦写在脸上。

赶至花园内跳健美操的地方,看到很多人已在等候。我满脸的笑意感染了身边的人,我看到他们的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微笑,这更加感染了我的情绪。于是在喊口令的时候,我的声音里也加入了喜悦的元素,越发能够带动人们运动了。呵呵,微笑带给人的感觉真好!

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去早市上买些蔬菜瓜果,微笑挂在脸上的我总能换回卖菜人的微笑,没有了往昔的讨价还价,没有了往昔的斤斤计较,让人忍不住想高歌一曲来表达满心的愉快。看来,对于陌生人来说,微笑就是一种互相沟通的语言,是一把走进彼此心灵的钥匙。微笑的力量真不小!

继而想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家小餐馆,因为饭菜味道好,价格又便宜,所以吸引来了很多顾客。但美中不足的是,这家餐馆只有一张长条桌,所有来就餐的客人都坐在一起。而现在的人们已经习惯了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所以这是一件很别扭的事情。尤其是吃饭的时候,大家也都小心谨慎,不敢侵占别人的“空间”。这时,一个小孩拿起桌上的一个盐罐,微笑着对身边的人说:“阿姨,我觉得这菜有点淡,您需要盐吗?”就这样,一罐盐被人们微笑着传递下去。不一会儿,全桌的人都像老朋友一样谈笑风生了。与其说打破人与人之间隔阂的是一罐盐,不如说是人们脸上挂着的微笑!

人其实就是一种感情动物,你对他好,他会感知到并回报给你同样的好,即使是不会说话的婴儿。我有个三个月大的小侄子,当我开开心心地逗他的时候,只会哼哼呀呀的他也会露出甜美的笑容,舞动小手小脚来回应我。再想想我们的生活,因为缺少了微笑而缺少了多少温情: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表情漠然;一些上班的人也因工作的忙碌而失去了本该挂在脸上的微笑,他们失去的不单单是微笑,还有快乐的心灵啊!相反,一些老爷爷老奶奶却总是露出和蔼的微笑,让人心里暖暖的。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微笑吧,你会觉得天很蓝,花很香,世界很美好!把微笑传递给身边的每个人吧,你会觉得生活处处都有阳光!

【小题1】这篇文章表现的中心是______让生活更美好。
【小题2】作者列举了自己生活中的事例来写微笑的力量。如第二自然段写_______________,微笑带给人的感觉真好;第三自然段写________________,微笑的力量真不小!
【小题3】作者想到的一个关于微笑的故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天山美景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抛到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入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那融(lóng  róng)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在那白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cuì  suì)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鲜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鲜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
1.从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耸立——( )   酷热——( )   特别——( )
3.找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用“______”画出,读一读并填空。
(1)第一句把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
(2)第二句把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骑马走在花海中,觉得马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
(2)文中作者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写出了天山景物的美。
5.找出文中同诗句“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的《鹿柴》)的情境相似的一句话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文中揭示中心的一句话用“ ”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