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阅读。
1.阅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段话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对老教师的外貌进行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描写小姑娘的刻苦与锲而不舍,而是用“叮咚”的琴声贯穿全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了本文,我所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8-11-13 11:46: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情谊

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么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读书,我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虽然都没有说话,但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静,好象没有人一样。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一块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

“玲玲⋯⋯”“玲玲⋯⋯”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听着一声声感人的话语,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

【小题1】解释词语:出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给文章分段,用“‖”在文中标出,并写出段意。
【小题3】选择短文的中心思想(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

①反映了“我”受灾后悲伤的心情。 

②抒发了“我”非常感激同学们的思想感情。

③表达了同学们对“我”的纯洁真挚的友谊。

【小题4】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

①时间的变化 ②地点的转移 ③总分结构 

④事物几方面 ⑤事情发展顺序

【小题5】将“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缩成最简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故事,做习题。

鲁 班

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建筑鼻祖和发明家,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后世建筑工匠、木匠尊

奉为“祖师”。

鲁班特别善于开动脑筋,解决所遇到的种种疑难问题。

有一次,鲁班带领工匠建造一座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那时没有锯,砍树全靠斧子。他和徒弟上山砍树,一连砍了几天,累得筋疲力尽,木料还是供应不上。鲁班十分着急。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

鲁班得到启发,立即下山请铁匠帮忙打了一条带小齿的长铁片,拿到山上去试验。鲁班和徒弟一人握住铁片的一端,在一棵树上一来一往地拉了起来,很快就把树锯断了。

就这样,鲁班发明了锯子。

据说,木工用的刨子、墨斗,还有我们常用的直尺、雨伞,都是鲁班发明的。

【小题1】先猜猜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再查字典证实一下。
子(__________) 子(__________) 墨(__________)
【小题2】填一填。
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直被后世建筑工匠、
木匠尊奉为“__________”。
【小题3】鲁班发明锯子的过程是怎样的?请选择序号填一填。
起因:(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
①鲁班和徒弟握住铁片的两端在树上拉起来,很快就把树锯断了。
②鲁班和徒弟砍树砍得很累。
③鲁班从一种长着锋利的齿的叶子得到启发,请铁匠打了一条带小齿的长铁片。
【小题4】你认为鲁班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课外阅读。
我的油布伞
下雨了,飘飘洒洒的雨丝儿,织成了一幅遮天盖地的珠帘儿。放学了,从学校里涌出许许多多花花绿绿的伞。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以外的镇上去上学。学校没有住宿,只好来回走读。当走读生,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的半路上下起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天,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娘,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收成不好,全指望着娘织卖土布贴补家用,还要给我交学费,买书和本子。她能有钱给我买伞吗?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娘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当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声:“娘。”娘用熬红了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俺不要伞了!”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眼地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回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在我身边似的,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作者认为自己说的什么话不懂事?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
(1)
(2)
2.仔细阅读第6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母亲操劳的句子,用“”画出表现作者于心不忍的句子。
3.母亲买回了伞,作者为什么先是惊喜而后却流泪了呢?

4.为什么作者带着这把伞,就觉得母亲仿佛在身边呢?

5.本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