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阅读。
1.阅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段话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对老教师的外貌进行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描写小姑娘的刻苦与锲而不舍,而是用“叮咚”的琴声贯穿全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了本文,我所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8-11-13 11:46: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海瑞断案

司马迁

明朝时候的海瑞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铁面无(思私)、明察秋毫,人称“海青天”。

初夏的一天,海瑞带着几个衙役微服出巡,在街上看见一群人慌慌张张地走过来,其中两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汗流浃(jiá)背地用一块木板抬着一个人。那人身上严严实实地盖着被子,插着珠钗的头露在被子外面。另几个男人在旁边跟着,不时有人去掖(yē)掖被子。走不了一会儿,他们就停下来在路旁休息,然后再换另外两个人抬着木板走。

海瑞觉得蹊跷,便上去(询寻)问:“小伙子,你们这样急急忙忙地赶路做什么啊?”“回大人的话,”其中一个年轻人说,“我妹妹身染恶疾,所以我找来几个同村的小伙子抬她去县城看医生哩。”海瑞又指指被子问道:“你这样给病人盖被子,小心热着病人。”年轻人赶紧回答:“没事,没事,我妹妹病了好几个月了,身体虚得很。”海瑞觉得这群人有问题,于是派一个衙役暗中跟踪。不久,这群人来到村子最西头的一座房屋前,从屋里出来两个人把他们迎了进去。

海瑞回府后迅速派人将那伙人抓了起来,衙役从那间屋里搜出了大量金银财宝。后来经审(讯训)证实,那伙人是一群强盗。

衙役很好奇,海瑞是怎么发现这些人是强盗的呢?海瑞笑着解释道:几个强壮的小伙子,抬一个久病的小姑娘,(竟竞)然会累得需要中途频频休息、换人。发生这种情况,只能说明这木板上藏有很重的东西。(   )他们藏的是什么东西,这样做(   )有嫌疑。

(选自《探案故事美绘彩图版》)

【小题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
【小题2】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1)形容目光敏锐,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__________)
(2)身体强壮有力。(__________)
(3)汗水流得满背都是,形容流汗很多,衣服都湿透了。(__________)
【小题3】在文章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并造句。
   
【小题4】海瑞是怎么发现那些人是强盗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快乐阅读。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鲁智深原名鲁达,原是陕西渭州经略府的提辖,因为打死了恶霸镇关西,逃到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法名叫智深。后因整天违反戒律,酒后闹事,被送到大相国寺管菜园。
菜园附近住着二三十个(忙里偷闲   游手好闲)的泼皮,平日里常来偷菜。听说新来了一个和尚,商量着要闹他一番,给鲁智深来个(下马威   闭门羹)。泼皮们抢先下手,想把鲁智深弄到粪坑里。哪知鲁智深一身好武艺,这伙泼皮根本不是他的对手。鲁智深只三拳两脚就把为首的两个踢进了粪坑,其他的泼皮吓得纷纷求饶。
第二天,这伙泼皮拿着酒菜来向鲁智深赔礼。吃到半酣,只听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喳喳叫个不停,吵得人心烦。泼皮们嫌不吉利,要搬梯子上树去拆掉乌鸦的窝。鲁智深跟着他们来到树下,他打量了一下那棵粗壮的垂杨柳,把衣服一脱,弯下腰去,两手抱紧树干,腰一挺,竟把那棵大树连根拔了起来。
周围的泼皮全都惊呆了,半天说不出话来。他们纷纷跪在地上,拜鲁智深为师父,跟他学武。
【小题1】根据上下文,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用“√”标出来。
【小题2】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讲的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小题3】短文的第2自然段与第3自然段分别写了哪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了本文,请你用一句话评价鲁智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课外阅读。
诺言
信守和尊重一个诺言,或许要比登一座山更难。
我一直记得以前读过的一则故事:在一个城市的冬夜,一位正要赶末班车回军营的军官被一位妇女拦住,军官有些生气,妇女连忙解释:她在行人渐稀的街头看到一个孩子,他是黄昏时玩打仗游戏被派到街边站岗的,他的指挥官说过,没有命令,不得撤退。妇女明白,这个时候,已经忘记这件事的其他孩子可能已经熟睡在被窝里了,就赶紧劝他回家,但执拗的孩子坚持要接到命令才离开。无奈中妇女想请一位军官帮忙。军官没说什么,脸上充溢着柔和又肃穆的神情。他迈着军人的步子走到那孩子的面前,敬了一个军礼,报上自己的军衔说道:“你已经出色完成了任务,我命令你立刻撤岗回家。”孩子信服地看了看军官,回了一个军礼,欢跳着离去。
寒寂的夜空看到了,穹宇下三个生灵为了一个诺言,有了一刻庄严的相逢。
花儿是春天的诺言,潮汛是大海的诺言,云朵是天空的诺言,远方是道路的诺言。世界,因信守许多大大小小的诺言,肃穆而深情。
1.解释词语。
信服:
执拗:
2.“军官没说什么,脸上充溢着柔和又肃穆的神情”是因为(  )。
A.军官被孩子信守诺言的精神所感染
B.军官被妇女的精神所感染
C.军官想装出认真的样子
3.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4.第4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读了第2自然段的故事,你有什么体会和感想?请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