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里的小灯笼
作者 李元胜
我还记得第一次看见萤火虫时的情景。那是数年前的一个下午,在某个果园的山坡上,我看见一只艳丽的甲虫,正在草丛中拼命向高处爬。在最高处,它突然弹开鞘(qiào)翅,甩出了半透明的柔软翅膀,飞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到,它有着漆黑的甲壳,橙红的背板,细长的触角。就像一个戴着红色头盔的武士,它背后不时扇动的翅膀,使它看起来更像一个神话中的角色。
我顾不得身边的东西,像着了迷一样,跟着它跑,凭着直觉追踪着天空中的那一个小点。终于,在它笨重地降落时,我赶到了它的附近。几乎所有甲虫,在结束飞行时,都会重重地下坠一下。这个艳丽的小东西也不例外,它像有点力不从心的样子,栽落到草地上。我得以细细打量它。老实说,它躲在红色盔甲下、灵活地伸来伸去的头,贼亮的眼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晚,我翻阅昆虫的书籍,为它验明正身。原来,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萤火虫,不过,算是萤火虫中比较好看的,叫窗萤。我略感惊异,没想到萤火虫会如此漂亮。因为过去从书上看到的都长得比较朴素,一副不起眼的样子。
后来,我有很长的时间没有再看到窗萤。在山中的夜晚,我时常看到星星点点的萤光,在风中时上时下,却很难把它们抓到手中,只能猜想它们的样子。
有一次郊游,在农家小院,看到一只小灯笼冉冉上升,又突然下降,最后停在农家的窗台上。我跟过去,看到的是另一种毫不起眼的萤火虫。感觉它的灯笼,比它自己身体的实际大小还要大得多。虽然没有窗萤漂亮,但它的萤光却相当迷人。
说到萤光,萤火虫的发光很有意思。每个萤火虫的腹部,都有数千个发光细胞,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发光车间,依靠有限的某种物质的氧化作用,高效率地产生出萤光。
一只萤火虫成虫,能照亮周围的一小块黑暗。成千上万的萤火虫,能把一座夜色里的山峦,装点成水晶一样透明的庞大建筑。这样的奇观,多次被萤火虫爱好者观察到。天,那该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
(节选自李元胜《昆虫之美》,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版)
1.题目中的“小灯笼”指的是什么?( )
A.窗萤 B.萤火虫 C.农家小院的萤火虫 D.萤火虫的发光器官
2.作者在果园山坡上刚看见萤火虫时,第一印象是什么?( )
A拼命 B柔软 C 漆黑 D艳丽
3.第三自然段中“验明正身”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
A.检验身份确是本人而不是冒名顶替的人
B.通过书籍查找这只甲虫到底是什么昆虫
C.查阅书籍详细了解萤火虫的种类与特点
D.翻阅有关昆虫的书籍阅读了解窗萤的知识
4.萤火虫为什么能在夜间发光?( )
A.它要照亮前行的路
B.它有着橙红的背板
C.腹部有许多发光细胞
D.腹下挂着发光的灯笼
5.根据文章内容填表。
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萤火虫?
| 举例说明(找出一个相关词语或短句)
|
例:种类
| 窗萤(或填写“另一种毫不起眼的萤火虫。”)
|
|
|
|
|
6.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把这“奇观”称作“水晶一样透明的庞大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联系文本内容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