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理解。
李大钊小时候是个知错就改的孩子。有一年,7月的一天响午,大钊还没有回家。爷爷焦急地拄着拐棍来到大门口,不停地望着村西头,发现孩子正站在老母庙前一伙赌博的人旁边看热闹,气得他扭着头进了屋。
不一会儿,大钊回来了,一进门就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爷爷。爷爷连看也没有看他一眼,严肃地问:“你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看扔坑儿的来着。”大钊照实说了。“哪儿热闹不热闹?”“热闹。”大钊低声说。爷爷沉住脸,盯着他说:“是比在家里念书热闹得多,可我不让你往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堆里凑,你偏去,现在你认错不认错?大钊诚恳地回答:“认错。”听了大钊的话,爷爷语气温和下来了,他语重心长地说:“以后再不要挤到那伙人里看热闹啦,要是真学会了赌博,你这一辈子就完了!”接着,老人又把村里一些爱赌博人的丑事,讲给大钊听,使大钊深受教育。
从此,大钊再也不去老母庙里“看热闹”了。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2.解释词语:
(1)游手好闲:( )。
(2)语重心长:( )。
3.本文赞扬了李大钊怎样的优秀品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0-20 10:09: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训练15

我爱我的语文书

我不爱那小巧玲珑的玩具,不爱那漂亮时兴旺的服装,你问我到底爱什么,我将自豪地对你说:我爱我的语文书!

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第一个盼望的就是新语文书。我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一页一页地看下去。

每当上语文课时,我瞪大双眼,看着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倾听老师的讲解,生怕放过一个字。

每当清早霞光四射的时候,我就坐在窗前,放声朗读课文,一遍,两遍,三遍……毫不厌倦。

啊!语文书,我该怎么感谢你呢?你像一位亲切而耐心的知识老人,从拼音“ɑ、o、e”起,到深奥的古诗,都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解;你把我们带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我们认识了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带我们与标点符号交朋友,让我们熟悉它们的用法……

岁月在流逝,转眼就过了5个春秋,你也源源不断地把知识送给了我们,使我懂得怎样看书,怎样作文。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不禁心潮起伏,说不完对你的感谢!

啊,我爱的语文书,我全心爱着的语文书!

【小题1】按“我爱语文书”,“我感谢语文书”,“我全心爱着的语文书”三个意思分段。(用“||”表示)
【小题2】短文中第2、3、4自然段都是具体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成语写下来。
(1)形容器物的小而精巧。(________________)
(2)形容连续不断。(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各用一个成语表示下列意思。(可用文中的,也可自选)
(1)没学期我一拿到新书就想看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
(2)上语文课时我的神情。(________________)
(3)每天清晨我一遍遍朗读课文时的神态。(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用“_____”画出描写语文书的作用的句子。
【小题6】本文的写法是(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
(1)借物抒情。( )  (2)借物喻理。( )  (3)借物喻人。( )

同类题3

阅读短文

不动笔墨不读书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空洞,词汇贫乏,她心里非常着急。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克、刻)苦实践。于是,禹强就下工夫多读。_____是报纸、杂志、小说,______是短篇、中篇、长篇,_____能找到的,_____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学习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而且,又勤练习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果然)提高了。

【小题1】读短文,选择()里恰当的字和词。
【小题2】在_____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小题3】用“ ____”线划出具体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语句
【小题4】根据徐特立老爷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写好文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和(),其中()必须要做到“动笔墨”。
【小题5】请结合你的写作经验,写写你对徐特立老爷爷的话的理解:
___________

同类题4

快乐读文。(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家屋后有一片空地,十丈见方,前边和右边沿着河,左边是人家的墙。三棵银杏树站在那里。一棵靠着右边,把影子投到河里。两棵在中央,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
三棵银杏树有多大的年纪了,没有人知道。父亲说,他小时候,树就这么高这么大了,经过了三十年的岁月,似乎还是这么高这么大。
三棵树的主干都很直,支干也是直的多,偶然有几支屈曲得很古怪,像画上画的。每年冬天,赤裸的支干上生出无数小粒。这些小粒渐渐长大,最后像牛的奶头。
到了春天,绿叶从奶头似的地方伸展出来。我们欢喜地说:“银杏树又穿上新衣裳了!”空地上有了这广大的绿荫,成了最好的游戏场所,我们在那里赛跑,唱歌,扮演戏剧。经过的船常常停泊在右边那一棵的绿荫下面,摇船的歇口气吸一管烟,或者煮一锅饭,这时候,一缕缕烟就袅袅地升起来了。
银杏树的花太小了,很容易被人忽略。去年秋天,我一边拾银杏果,一边问父亲:“银杏树为什么不开花?”父亲笑着说:“不开花哪儿来的果?待来春留心看吧。”今年春天,我看见了银杏树的花了,那是很可爱的白里带点儿淡黄的小花。
说起银杏果,不由得想起“烫手罗,热白果”的叫卖声来:白果是银杏的种子,炒热了,剥掉壳,去了衣,就是绿玉一般的一颗仁,虽然不甜,却有一种特别的清味,我们都喜欢吃。
(1)三棵银杏树长在哪里?


(2)“一棵靠着右边,把影子投到河里。两棵在中央,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说明这三棵银杏树离的非常( )。
(3)第三自然段描写了银杏树的(  )和(  )。
(4)读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并写出近义词。
经过了三十年的岁月,似乎还是这么高这么大。
似乎----(  )
银杏树的花太小了,很容易被人忽略。
忽略----(  )
(5)银杏树的花有什么特点?


(6) “不开花哪儿来的果?”你能体会父亲这句话的意思吗?


(7)银杏的果子叫什么?长的什么样子?好吃吗?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