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快乐书坊
清晨,小黄莺一醒来,就飞到枝头上快乐地唱起了
歌。她一唱,小百灵、小山雀也跟着唱了起来。
老黄莺( )得轻声( ):“小家伙们,(   )!新搬来的猫头鹰阿姨正在(   ),不要把她( )醒了。”
小黄莺哼了一声:“这个懒阿姨,太阳都老高了,还在睡觉。我们就是要吵醒她。”说着又带头唱了起来。
“不许胡闹!”老黄莺挥一挥右翅说,“猫头鹰阿姨是保护庄稼、消灭田鼠的能手。她每天夜里值班,一个夏天能消灭上千只田鼠呢!我们应该让她白天好好休息……”
小黄莺听了,连连点头:“哦,我明白了!”她对小伙伴们说:“我们一起飞到远一些的地方去唱,好吗?”
“好,好!”大家拍拍翅膀,高兴地飞走了。
(1) 把结构相同的字写在一起。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2)课文内容我知道(填空)
老黄莺( )得轻声( ):“小家伙们,(   )!新搬来的猫头鹰阿姨正在(   ),不要把她( )醒了。”
(3) 句子模仿秀(照样子,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①太阳都老高了,还在睡觉,我们就是要吵醒她。

②清晨,小黄莺一醒来,就飞到枝头上快乐地唱起了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2-12 03:45: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读一读,完成练习。

松树的风格(节选)

我对松树怀有敬仰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品质的象征。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掉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炼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小题1】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小题2】第2自然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补充说明
C.表示话题的转换D.表示声音的延长
【小题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松树不惧狂风、干旱、洪水、严寒
B.松树要选择良好的土壤才能生长
C.松树浑身都是宝,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人类
D.松树历来被人称颂
【小题4】作者对松树怀有“敬意”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 
A.松树会无忧无虑地生长
B.松树的生命力强,要求于人的很少
C.松树具有自我牺牲精神   
D.松树是造纸的原料
【小题5】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总结全文B.照应题目C.承上启下D.深化主题

同类题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我爱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倾听柔和的风声,倾听激越的雨声,倾听雄壮的雷声……

②柔和的风声像是曼妙的古琴声,轻柔婉转,悦耳动听。你听:那凉爽的晚风吹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惊醒了树上的小鸟,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了几声,伴着徐徐的晚风又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③激越的雨声像是振奋人心的军鼓声,铿锵有力。你听:黄昏时分,乌黑的云送来了倾盆大雨,伴着呼啸的风,来得气势汹汹,来得猝不及防。噼噼啪啪,雨的脚步声像炸开了锅的豆子,像擂响了千万个激越的小鼓。

④雄壮的雷声像是雷公擂响的低沉的大鼓声,像是压抑的无情的怒吼。你听:雷声隐隐传来,越来越近,越来越响,终于“轰”的一声,大地也随之微微颤抖着,像是古战场上你我两军对垒。

⑤大自然的声音是如此奇妙,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让人思绪万千;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我与大自然心心相印。

【小题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小题2】 “我”喜欢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倾听  
【小题3】作者分别把风声、雨声、雷声比作            
【小题4】本文中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你摘录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给本文划分意义段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
【小题6】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山观日出

黄山之胜,自然在于它那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然而最使我迷恋的却是黄山北海的日出。

我到北海,正值农历六月十五。那天我起了个绝早,东方天空只出现鱼肚白,滚圆的月亮还镶嵌在暗蓝色的天穹,四周的一切都在沉睡之中,只有早行的人登台阶时发出的嗒嗒声,有时也传来一两声低语和笑声。山间的冷风飕飕,吹在身上很有些寒意。饱餐了露水的松枝,翠色欲滴,散发着阵阵幽香。空气清新极了,我舒展双臂,深深地吸了一口,啊,是甜的。抬头仰望清凉台,那上面已聚集了不少观日出的人,远远望去,模模糊糊,恰似一尊尊雕像。此时天边已出现瑰丽的云彩,为不耽误观日出,我舍弃了眼前美妙的晨景,迎着习习山风,快步朝清凉台登去。天色渐渐亮了起来,云彩不时变幻着颜色,只见紧贴山顶一条橙红色的光带,逐渐向两旁伸展,越来越长,环抱了群山。沉睡的“卧龙”披着薄薄的轻纱,浴着朝霞,慢慢地苏醒过来。彩霞由桔红、淡黄、莲青层层散开,一直扩展到西方天边。几朵墨色云彩,犹如露出在红海上的山峰,千姿百态,气象壮观。这时,启明星渐渐消失在天边。正东方徐徐涌出一片透明的金色霞光,紧接着,山尖上透出了些许发亮的“镜片”。接着,太阳就像美丽羞怯的少女,姗姗露出了脸庞。人们忘情地呼喊:“太阳!太阳!”山风呼呼,似乎也在欢呼这伟大的生命之源——太阳的升起。

我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陶醉了。它恬静、从容而又色彩斑斓。我惊叹:为人类驱散黑暗、送来光明的太阳,她的出现竟是如此地谦逊,毫不“盛气凌人”!

太阳已经高高地悬在东方的上空,变得炽热起来。我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放眼纵观那“猴子观海”、“骆驼石”等黄山奇景,只见它们全都染上了一层金辉,倍添丰姿,吸引着无数的游人。

【小题1】作者告诉我们,太阳从群山中升起时很从容,请你摘录文中的词语加以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黄山四大景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主要描写了黄山日出的________。
【小题3】将下列词语恰当地连起来。
金色的 天穹
薄薄的 云彩
暗蓝色的 霞光
瑰丽的 光带
橙红色的 轻纱
【小题4】日出的过程是通过光彩的变化展现出来的,由光带到彩霞、到日出,色彩绚丽,变化多姿,气象壮观。你能从文中找出描写日出颜色变化的词语吗?试一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找出文中的比喻句,________ 并仿照例句写一句话。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