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阅读。
在一个冰冷的世纪,
我藏身进褐色褐色的土地,
像一条小小的沉默的鱼,
潜身在潜身在碧绿的海底。
鱼儿在大海里自由来去,
我却憩睡在母亲怀里:
让水分滋润着我的躯壳,
让梦儿孕育在我的心底。
梦儿伴着我甜蜜地叹息,
根须帮助我轻轻地吮吸,
为了冲破那土层的压力,
我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
(1)给下列词语注音。
憩睡( )( ) 孕育( )( )
吮吸( )( ) 积攒( )( )
(2)品读这三节诗,结合全文回答问题。
①按种子的生长规律重新排列下列词语。
开花   发芽   结实 长叶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②说说在上面的诗句中,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
A.把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比喻成___________。
B.把_________比喻成一条小小的沉默的鱼。
C.把褐色的土地比喻成______________。
D.把褐色的土地又比喻成______________。
(3)“种子的梦”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种子实现自己的梦了吗?是怎样实现的?找出一句诗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5-31 08:01: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的“名片”

父亲整天只知道干活,我便少了管教,成了小狗一条,整天上房爬坡,撵鸡赶狗,无所不为。这时,村里人每见父亲,总是笑着打趣:“老三,你可养了个好儿子!”父亲脸一红,摇头叹息:“别提了,败家子,丢人现眼!”A言罢,还恭恭敬敬给人家递上一支烟。

上学后,我仍然顽性难改,有一回竟严重到请家长的地步。当那位戴着“瓶底”的老师见到父亲的老实相时,惊讶得险些把“瓶底”晃下来:“您就是他父亲?不像不像!您那宝贝儿子!哪一点像您!把您的脸都丢尽了,打架、逃学、剪女孩的头发。”

我不记得是怎样回家的,但见父亲不言不语不吃饭时,才真正明白:我的好坏就代表着父亲的脸面,是父亲向外人展示的一张“名片”。

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小学升初中我全乡第一,初一、初二均全届第一,参加竞赛获二等奖。“名片”变了,父亲也变了。当父亲被请到颁奖大会上时,激动得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我就是这娃的爹。”全场笑了,我也笑了。我终于成为父亲引以为自豪的“名片”了,B父亲也终于可以在众乡邻面前提起自己的儿子,可以在一片啧啧称赞声中坦然接过别人递过来的一支烟了。

【小题1】“当那位戴着‘瓶底’的老师见到父亲的老实相时,惊讶得险些把‘瓶底’晃下来。”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句中的“瓶底”指的是________。
【小题2】题目中加引号的“名片”指的是_________。
【小题3】“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这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
【小题4】短文通过对“我”成长过程中父亲情感变化的描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了父亲对“我”的_____和“我”对父亲的_____。
【小题5】品读文中画线的两处语句,比较辨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处采用前后照应的写法,通过不同的言谈举止,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格尊严。
B.这两处采用对比的写法,通过不同的言谈举止,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格尊严。
C.这两处采用了说明的写法,通过不同的言谈举止,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格尊严。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