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我会填。
《登鹳雀楼》作者是( )朝诗人( )。诗中描写了登上
远眺,看到
的景象。其中
这一句成为了千古名句,人们一直用它作为“追求更高目标,取得更好成绩的”激励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8-07-06 03:08: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说说你对所填诗句的理解。
3.通过这首诗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同类题2
读儿歌,回答问题。
值日生
太阳出来眯眯笑,值日生啊来得早。
先把桌子擦干净,再把椅子摆摆好,
玩具图书放整齐,再给花儿把水浇。
小朋友们眯眯笑,今天的值日生真正好!
(1)找朋友(找一找,连一连)
擦 椅子
浇 花儿
摆 桌子
(2)说说看,诗歌中的值日生都做了哪些事情?
同类题3
课外阅读。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凿:撞击。
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
若等闲:好像平常事一样。若:好像;等闲:平常,随便
清白:指高尚节操。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
人间:人世间。
【小题1】写一写,这首诗的前两句的意思。)
【小题2】说一说,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作者有哪种高尚的品质。
同类题4
古诗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小题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描写的是______时节的景物。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______,动的景物有______,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_______到来了。
【小题2】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芦芽:芦苇的嫩芽
B.蒌蒿:一种高大的树木
C.欲上:想逆江而上
D.河豚:一种有毒的鱼
【小题3】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作者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B.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然后,由江中写到江岸。
C.诗的前两句咏画面的景物,后两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
D.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用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
同类题5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同时也蕴藏着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无奈,所以这是以乐写哀。
B.这首词写得跌宕起伏,词人希望有人知春去处,唤春归来;然无人知晓,于是词人寄希望于黄鹂能知春踪迹;遗憾的是黄鹂也飞过蔷薇花丛。
C.全词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在自问自答之中饱含词人忧怨、惆怅之情。
D.此词写于词人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老大无成,春风得意的往日一去不复返了。
相关知识点
阅读鉴赏
诗词曲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