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老鼠买鱼
一天,老鼠倾巢出动,窜上大街要把所有的鱼全买下来。
鱼行老板问:“你们不愁吃喝,买那么多鱼干啥?”
“虽不愁吃喝,可要平安无事总得破费些钱财呀!”老鼠狡黠地笑了笑。
鱼行老板仍听不明白,却狠狠地敲起竹杠来。一下子,鱼价抬高了几倍。买完鱼后,老鼠们有的把鱼扛在身上,有的举在头上,有的抱在手上。
这时一只小老鼠跑到老鼠头领面前说头儿咱们买这么多鱼干啥呀
老鼠头领说:“笨蛋!咱们 不愁吃, 有老猫就过不了安稳日子。猫爱吃鱼,咱们送些鱼,不就和猫化敌为友了吗?哈哈!”说着,露出得意的笑容。小老鼠仍听不明白,但也不想去问了,心想:头儿让我干啥,我就干啥,跟着头儿干准没错。 老鼠把鱼买完了, 街上没有鱼卖。猫只好自认晦气(运气不好)。不过,从此每天都有老鼠送鱼来,猫非常高兴,果真与鼠“化敌为友”了。
不久,该市鼠患成灾,鱼行老板这才猛然醒悟,叹息道:“我虽然赚了钱,却上了老鼠的当。”
(1)给划线字选择合适的意思。(在括号里填序号)
①费:A费用  B花费  C复杂,不容易
费事________   费些钱________ 车费________
②头:A人身体器官的一部分  B物品的残余部分  C首领
头领________ 梳头________铅笔头________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傻瓜—________    满意—________
(3)在第5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选择下列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短文的括号里。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①咱们________不愁吃,________有老猫就过不了安稳日子。
②________老鼠把鱼买完了,________街上没有鱼卖。
(5)填空
①鱼行老板开始听了老鼠的话虽不明白,可“敲起竹杠来”。“敲起竹杠来”文中指________。后来鱼行老板猛然醒悟,明白________。
②“猫非常高兴,果真与鼠‘化敌为友’了。”猫和鼠“化敌为友”的原因是________。
③因为________,所以该市老鼠成灾。
(6)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老鼠买鱼送给猫
B.老鼠成灾,给社会造成危害
C.老鼠给猫送鱼,达到化敌为友的目的,讽刺社会上敌我不分的丑陋现象
D.反映鱼行老板开始不明白,后来猛然醒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0-17 01:33: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课外阅读
《追随春天的脚步》
韩吉辰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故乡——那就是华南地区。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每一年春天都要来一次从南到北的长途旅行呢!在我们追随春天的脚步展开旅程之前,先来明确一下春天的标准是什么
节气“立春”并不是表示春天的到来。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根据当时黄河中下游一带气候确定的。现在气候早就变化了,况且中国那么大,华南的一些地区根本不下雪。所以二十四节气并不统一,“立春”节气不是春天到达的时间。
春天的科学标准是:每五天的平均气温,又叫候气温,稳定在10℃~22℃之间,春天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每五天平均气温,低于10℃的就是冬天,高于22℃的就是夏天了。
每年二月下旬,春天便迈开脚步,从其故乡华南地区出发北上了,3月5日左右到达长沙,15日前后到达武汉、南昌和杭州,25日前后到达郑州和济南,4月初来到石家庄、德州和天津,4月10日左右,就抵达北京了。前后共走了40多天,1700多千米的路程,真可谓风雨无阻、日夜兼程!
春天稍作停留便接着向北旅行,4月25日左右到达沈阳,5月10日前后到达哈尔滨。这段路是上坡路,所以走得慢一些。要是遇上了寒流,春天的行程表也会有一些调整。
春的旅程有两个秘密。第一是上山的速度很慢,一些高山从没有春天在那里驻足过,而且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有人想不通:热空气上升,高空离太阳又近,为什么气温反而低呢?这是因为太阳的能量不是直接加热空气的。太阳光照射大地,先把地面烤热,再由地面去加热空气,因此气温的变化,取决于距离地面(热源)的高低。一般在对流层,每上升100米,气温要降低0.6℃,越高气温越低。
和春天有关的另一个秘密是,它到达海边的时间会晚一些,不过一旦到达,就会在那里流连忘返。那是因为海水的温度变化比较慢,加上海风吹来吹去的影响,气温变化要缓慢一些,因此春天到达时间会晚一些,但是驻足时间会比较长。这就是一些高山和海滨往往是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
(1)这篇文章有几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依次是:春天的标准、_________ 、春天的秘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最后自然段,说说“流连忘返”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快乐阅读。

尾巴

下午放学,韦老师把全班同学留下来,讨论谁担任大队长。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似的,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窃窃私语,有的低头深思,结果有一部分同学提出了中队长雷鸣的名字,也有一部分同学不赞成。赞成的意见不必说了,反对的意见,归纳起来有几点:有的同学说他以前过分骄傲,自私;有的同学说他以前不团结同学,不肯帮助同学;有的同学说他以前在大扫除时曾经溜走……韦老师听了这些言论,没有表态。同学们要韦老师说说自己的意见,韦老师慢条斯理地说:“我还是来讲一个故事吧——

从前,有一个叫艾子的人。有一次乘船,船停在江边。半夜里,艾子听到江底一阵哀声,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群水族在哭。艾子问:‘你们为什么哭?’水族们说:‘龙王有令,凡是长尾巴的,一律杀掉。我们都有尾巴,所以在这里哭。’艾子听了深表同情。忽然,江边的一只青蛙也哭了起来,他奇怪地问这只青蛙:‘你没有尾巴为什么哭?’青蛙说:‘我怕龙王追究我在蝌蚪时候的事儿啊!’”

同学们听了,恍然大悟:“老师,你的意见我们知道了。”

【小题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赞成——(_________) 谦虚——(_________) 分裂——(_________
【小题2】照样子,写词语。
窃窃私语 纷纷议论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忙 受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题目“尾巴”具体指  。用“ ”在第1自然段中画出指代“尾巴”的有关句子。
【小题4】“同学们听了,恍然大悟:‘老师,你的意见我们知道了。’”老师的意见是什么?请用概括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练兵场
风筝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在苇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做一个蝴蝶样的吧。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喊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那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那儿找过了吗?”
“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1. 根据意思写词语。
形容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
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样子。(   )
2. “幸福鸟”指的是; 
3. 文章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的情景。
4  风筝显然给童年的“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这些乐趣可以从文中孩子们的动作、神态看出来。做风筝时是“”;
放风筝的时候,“”;
线断以后,我们“”;
找风筝时,我们都“”。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