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说一说,填一填。
小燕子飞到菜园(    )次,它发现冬瓜和茄子有些不同。
从大小看:冬瓜(    ),茄子( )。
从颜色看:冬瓜(    ),茄子( )。
从表面看:冬瓜(    ),茄子(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8-05-30 12:15: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石头做汤
许多年以前,有三个士兵从战场上归来。他们又累又饿,来到了一个村庄。由于连年的战争,村民们的收成很不好,他们赶紧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藏了起来,然后,到广场上去看那三个士兵。他们哀叹缺衣少食,不能招待士兵们饱餐一顿。
士兵们窃窃私语了一会儿,一个士兵说:  “你们没有东西给我们吃,不过我们却有让大家共同分享的东西:我们有一个诀窍,能用石头做汤。”
村民们感到非常好奇。不久他们就点起一堆火,架土了一口全村最大的锅。士兵们往锅里放上了三块光滑的石头。  “这个,一会儿就能煮戍美味的汤。”第二个士兵说,“不过,要是放上点盐,再来点芹菜,它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一听这话,一位村妇说:“太巧了!我正好想起来什么地方还剩下了一点呢。”村民们一个个想起了什么东西。不一会儿,萝卜、牛肉、奶酪纷纷添到了大锅里。在大家坐下来准备喝汤的时候,有人推来了一桶酒。
村民欢聚在广场上,他们一边吃一边跳舞、唱歌,直到深夜。第二天早晨,当三个士兵醒来时,发现村民们全都站在他们周围,还有一背包面包和奶酪。“你们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礼物:用石头做汤的诀窍,”一位长者说,“我们会永远牢记在心间的。”
第三个士兵对众人说:“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人人都拿出一点东西来,就可以办成让大家分享的宴会。”
(1)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珍贵( ) 诀窍( )
反义词:肯定( ) 缺衣少食( )
(2)村民对待三个士兵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引起村民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村民们给三个士兵吃的、喝的,为什么还要感谢他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短文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快乐阅读。
趵突泉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绿的,幽静极了。这水就是从趵突泉流出来的。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
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一个开阔的泉池,差不多是见方的,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清极了,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②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有的不断地冒泡,均匀的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曳;有的要隔一会儿才冒出十来个气泡,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有的半天冒出一个气泡,那些气泡比较大,大多扁扁的,一边往上升一边摇晃,碰着水面就碎了。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
看完了泉,再往北走,经过一些货摊,便出了北门。
【小题1】短文第三自然段写“三个大泉眼”,是抓住了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来写的。
【小题2】短文第四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两种修辞手法。
【小题3】用“横线①”在短文第四自然段中画出细致描写泉水往上冒的形态的句子。
【小题4】文中画“横线②”的句子,为什么连续用了三个“冒”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作者用了三个“冒”字,让人感觉泉水冒得时间很长很长。
B.作者用了三个“冒”字,让人感觉泉水不断往上冒,冒得很高,速度很快。
C.作者用了三个“冒”字,让人感觉到这泉水很有活力。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