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题。
【小题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处于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小题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海域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小题3】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劳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30 12:43: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图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空间变化。读下图,回答下题。
概述图示区域城市空间变化特点及带来的问题。
同类题2
江苏省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南京、苏锡常、徐州)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连通)构成。“三圈五轴”以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都市圈为网络,它将带动和推进全省的城市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三个都市圈共同的自然特点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地形平坦
C.海运便利
D.处在温带季风气候区
【小题2】关于目前江苏省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镇聚合轴往往是主要交通干线
B.三个都市圈全部在我国南方地区
C.城市化发展速度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省内城市化水平比较均衡
【小题3】在江苏省城市化过程中,下列说法可行的是( )
A.建设发达的交通网,干线尽可能经过市中心区
B.加强规划,以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
C.合理布局,促进苏南、苏北协调发展
D.提倡居民购买私人小桥车,减轻交通拥挤
同类题3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读图5“某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完成10、11题。
【小题1】有关该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化与城市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C.属于发展国家
D.第三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
【小题2】(小题2)第三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产业部门是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同类题4
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其中代表东北模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A.资源短缺
B.劳动力短缺
C.环境质量下降
D.农产品供应不足
同类题5
读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时间段后期,推动城市化的直接动力主要是
A.农业
B.第三产业
C.工业
D.采矿业
【小题2】目前,郑州市不少工业企业厂址选择在郊区,最重要的原因是
A.市区劳动力短缺
B.郊区环境优美
C.郊区地价较低
D.市区道路网密度较小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