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
将古诗补充完整。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8-01-14 12:22: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这首诗是李白写给______________的。
(2)给带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李白乘舟
将
欲行。( ) A.将要 B.将军
②不
及
汪伦送我情。( ) A.比得上 B.及时
(3)桃花潭水真的“深千尺”吗?诗人把潭水和什么相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填空。
杜甫在《春望》中,直接写眼前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触景生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古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是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________”表明词人心情愉快,是开怀畅饮的结果;“________”与“________”为下文的“误入”埋下了伏笔,使“误入”显得自然合理。一连两个“争渡”表现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同类题4
快乐阅读。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小题1】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描写了________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________深情地踏着节拍唱着歌赶来送行。
【小题2】解释下列词语。
欲:________ 不及:________
【小题3】 “桃花潭水深千尺”一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诗人用“潭水深千尺”写出汪伦与他的友情特别深。
同类题5
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阅读鉴赏
诗词曲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