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
将古诗补充完整。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8-01-14 12:22: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点明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明挽留。
B.《送元二使安西》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及天气。
C.《送元二使安西》第二句直接表达以酒告别的依依不舍之情,结尾一句更是直抒胸臆,说出送行者与被送者的共同心声,话语感人肺腑,惜别之情达到极点。
同类题2
《十五夜望月》中“不知秋思落谁家”为了大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百啭无人能
解
”加点字解释正确的是( )
A.解释
B.理解
同类题4
回忆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墨梅图题诗》是宋代诗人王冕写的一首赞美梅花的诗。 (____)
2.“只留清气满乾坤”中的“清气”指“清香的气味”。 (____)
3.郑板桥又名郑燮,字克柔,是“扬州八怪”之一。 (____)
4.李方膺,元朝诗画家,曾为官,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______)
5.《黄山松》的作者张万舒是我国当代诗坛一位著名的诗人。 (______)
同类题5
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课三首古诗全部都是描写边塞的诗。
B.《从军行》的第一句既描绘出了边塞防线的景色,也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
C.《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后两句抒情做了铺垫。
D.《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诗人听到安史之乱结束的消息时无比欣喜的心情。
相关知识点
阅读鉴赏
诗词曲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