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历史
题干
根据记载,雅典陶片放逐法实施后共有12个被放逐的案例,包括政治家克利斯提尼和史学家修昔底德。最后一次发生在公元前417年,对象是群众领袖海柏波拉斯,他遭到政治对手联手对付,遭到流放。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
A.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B.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C.民主程序遭到破坏
D.贵族权力严重削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4-02 11:06: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A.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B.公职人员的普选制
C.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D.公民享有法律上的平等权利
同类题2
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作出应战决定的是
A.五百人议事会
B.公民大会
C.元老院
D.民众法庭
同类题3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A.各权利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D.从制度上防止专治以维护民主
同类题4
“当一个希腊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雅典人,他谈到的是那个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国家的小城镇。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这段材料反映出雅典社会的情况是
①工商业比较发达 ②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③人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 ④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高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同类题5
下面是关于古希腊官员任职资格审查的案例。由此可知,古代雅典
案例1
被告因曾在三十僭主的骑兵队中服役,没有出任议员的资格
案例2
被告被指控在三十僭主时期参与了颠覆民主政体的活动,不能出任执政官
案例3
被告在三十僭主乱政时逃离了雅典,没有和雅典民众一起抵制僭主的暴力,没有出任议事会议员的资格
A.强化民众责任意识
B.重视官员政治立场
C.培育官员权利观念
D.民主主体范围狭小
相关知识点
政治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