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历史
题干
《史记》中没有记载董仲舒参与朝廷重大事务集议决策的事,但《汉书》和《后汉书》对此却有记载。这表明
A.司马迁对董仲舒的评价更客观
B.《汉书》《后汉书》的记载更准确
C.汉武帝时期儒士参政成为常态
D.儒学地位上升影响了史学家的写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4-02 11:56: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
A.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
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C.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
D.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
同类题2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同类题3
据欧阳修、宋祁所撰《新唐史》记载,有唐一代记入忠义列传的有三卷59人,孝友列传的卷26人,烈女列传的一卷47人,外加循吏列传一卷26人,儒学列传三卷68人。据此可知,唐代
A.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日益稳固
B.科举考试以士人的品德为选拔标准
C.私学兴盛推动了儒学体系的完善
D.科举促进了儒家教化思想深入人心
同类题4
汉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朝廷“令民有能通一经者,免本身徭赋。”这一政策的推行
A.促使儒学开始走向政治化
B.有利于主流思想在民间推广
C.为察举制推行奠定了基础
D.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同类题5
汉代在选官制度上体现出对孝的提倡,汉惠帝、吕后开汉代“举孝授官”之先河。汉代以后,“以孝选官”的现象承袭相沿,继续存在于历代选官的体系中。据此可知,汉代“举孝授官”
A.使士人开始步人政治舞台
B.促使了社会实现公平公正
C.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性
D.体现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
相关知识点
文化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