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题干
20世纪初,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历史教科书认为“中国历史,即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后来的版本只介绍孔子的生平。而上海文明书局出版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则侧重对孔子思想的评析,指出:“孔氏之说,尤为历代君主多利用。”这反映出清末
A.学校教育促进了传统观念的变革
B.社会转型带来了认知的多元化
C.废除科举否定了孔子的历史地位
D.革命思想主导着教科书的编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2-14 07:51: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宋人孟元老根据自身经历撰写的《东京梦华录》,记述了汴京城市面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后人在研究宋史时,除官修史书外,还重视对此类书籍的利用。由此可知
A.区分官修史书与私人著述是研究历史的前提
B.官修史书可以弥补私人著述视角单一的缺陷
C.私人著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原本面目
D.亲历者见闻形成的私人著述最接近历史真相
同类题2
“时势造英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纵观人类历史,“英雄”要受制的客观“时势”因素主要有:①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②生产力发展水平;③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④阶级立场(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
同类题3
2011年大陆出版的《中华民国史》中,对蒋介石追随孙中山,推倒北洋军阀,尤其是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应有的肯定。但对他发动政变、导致国共关系破裂,以及内外政策的保守性和个人独裁,抗战胜利后违背民意、发动内战的责任,也予以充分的揭露和批评。这体现了作者的
A.文明史观
B.整体史观
C.革命史观
D.唯物史观
同类题4
宋代以来,民间相传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河南省密县打虎亭一号汉墓出土了一块豆腐作坊石刻(如下图),其中表现了浸豆、磨豆、过滤、点浆和镇压成形等生产工序。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豆腐确实为淮南王刘安所发明
B.民间传说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C.豆制品是汉代民间的主要食物
D.石刻成为技术推广的重要手段
同类题5
在民国初年的教科书中,“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要性要高于鸦片战争。但随着“帝国主义侵略”成为教科书的叙事主线,对这两场战争影响重要性的表述发生了逆转,即作为“帝国主义侵略”开端的鸦片战争成为近代史起点,并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历史意义,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则渐渐被忽视。这说明
A.材料多寡影响历史事件的解释
B.主观情感影响史家史事的评判
C.时代发展影响历史叙事和评判
D.学术研究影响教科书叙述风格
小学学科试题库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小学科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
初中学科试题库
初中数学
初中语文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科学
初中信息技术
高中学科试题库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历史
高中地理
高中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