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题干
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并被当作预言来传唱的歌谣。隋朝末年,流传着“杨柳飞绵何处去,李花结果自然成”的歌谣,暗指姓李的得天下,隋炀帝为此诛杀了不少李姓功臣。最终预言成真,李渊推翻隋朝,建立了唐朝。这说明谣谶
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B.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
C.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1-02 10:01: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并创下了“春秋笔法(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的编写传统。对此传统持否定态度的是
A.孔子
B.司马光
C.刘知几
D.章学诚
同类题2
14世纪中期,一场可怕的瘟疫——黑死病在欧洲肆虐,短短的数年间,夺走了2500万条人命,约等于欧洲当时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人们发现笃信基督并没有使他们摆脱厄运。相反,在亲眼目睹自己的妻儿,兄弟、姐妹、朋友接连去世的不幸事实之后,他们似乎突然顿悟:天下根本没有什么神灵保佑,相信上帝不如相信自己。不久后,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这说明()
A.历史往往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
B.历史往往受偶然因素的干预呈现一定的无序性
C.偶然因素对历史起到了加速或者减缓的作用
D.偶然因素决定了历史发展的进程
同类题3
史学家傅斯年说:“我们存而不补,这是我们对于材料的态度;我们证而不疏,这是我们处理材料的手段。材料之内使他发现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他的观点是
A.不应该补全材料
B.不应该解释史料
C.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
D.应坚持过去之说
同类题4
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所谓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意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这一表述所属的基本要素是
A.史料
B.历史叙述
C.历史解释
D.历史评价
同类题5
在民国初年的教科书中,“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要性要高于鸦片战争。但随着“帝国主义侵略”成为教科书的叙事主线,对这两场战争影响重要性的表述发生了逆转,即作为“帝国主义侵略”开端的鸦片战争成为近代史起点,并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历史意义,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则渐渐被忽视。这说明
A.材料多寡影响历史事件的解释
B.主观情感影响史家史事的评判
C.时代发展影响历史叙事和评判
D.学术研究影响教科书叙述风格
小学学科试题库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小学科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
初中学科试题库
初中数学
初中语文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科学
初中信息技术
高中学科试题库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历史
高中地理
高中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