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历史
题干
下列史料来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其中划线部分
A.记录了秦朝焚书事件
B.批判了秦朝焚书的暴行
C.为秦朝焚书进行辩护
D.分析了秦朝焚书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10 10:50: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唐代文学家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消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他旨在说明秦朝被“族”是由于
A.六国后代发动叛乱
B.秦朝自身暴虐无道
C.秦朝推行分封制度
D.秦朝建立皇帝制度
同类题2
秦皇汉武是中国古代两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其共同点是
A.结束分裂局面,创建统一帝国
B.对内控制思想,对外抗击匈奴
C.取缔诸侯王国,加强中央集权
D.依赖丞相决策,强化君主专制
同类题3
有学者指出,秦的苛政使其仅仅存在了十五年便烟消云散了,但是秦始皇的功绩在后来的中国古代历史中是无法被抹去的。他的“功绩”主要是指
A.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B.设立三公九卿制
C.暴政而亡为后世留下惨痛教训
D.统一货币和车轨
同类题4
对秦阿房宫的叙述在诗人笔下、历史文献和考古学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对下表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杜牧《阿房宫赋》
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司马迁《史记》
“上(始皇)崩,雲其作者”;“(《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四月,复作阿房宫……七月。咸卒陈胜等反”,“三年……秦二世自杀”,“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李毓芳《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考古收获和研究》
考古队对阿房宫的主要建筑前殿遗址进行发掘、勘探面积35万平方米。在其夯土台基及附近未发现秦代宫殿建筑中墙、殿址、壁柱、明柱、柱基石、廊道和排水设施等相关遗迹,未发现相应的砖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也未发现在当时被大火焚烧过的痕迹,而在秦都咸阳的宫殿建筑考古中则有被大火焚烧的痕迹。
A.文学作品中的史实都具有虚构色彩
B.历史研究必然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傾向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来证实
D.文献与考古互相辩驳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相关知识点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