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历史
题干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作于1958年的作品,首演即好评如潮,但在“文革”时期,其被指为“大毒草”遭禁播,直到1978年6月才开禁播放。这折射出当时中国
A.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曲折
B.政治运动影响了艺术创作
C.经济发展推动了艺术的繁荣
D.改革开放促进了艺术复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14 08:44: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1956年5月,陆定一在中国科学院和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发言说:“我国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没有自由讨论,那么学术发展就会停滞。相反,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据此可知,这次“发言”( )
A.反映了科技文艺的空前繁荣
B.开始明确科技文艺发展方向
C.清除了文艺上“左”倾思想
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同类题2
邮票是历史和现实的桥梁。如图是1979年的邮票,主要是为了纪念和肯定“双百”方针。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A.学术和艺术领域的成就斐然
B.社会文化领域的“拨乱反正”
C.科技文化体制开始进行改革
D.“三个面向”取得突出成就
同类题3
1956年,中国科学院和高等教育部召开了关于遗传学的座谈会,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的生物学家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平心静气的讨论,不给对方扣政治帽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C.“双百”方针的贯彻
D.“文革”即将结束
同类题4
1956年,***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方针政策的变化
B.传统名剧的再现
C.舆论的大力宣传
D.文化教育大跃进的推动
相关知识点
文化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破坏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