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历史
题干
19世纪90年代中期,嘉定县大多数传统商品被洋货所取代,如火柴、肥皂、窗玻璃逐步代替了火石、皂荚和窗户纸。这种现象表明,当地
A.传统工艺日见式微
B.居民生活习尚渐变
C.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D.外国商品大量倾销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30 05:53: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据1928—1933年的统计,中国城市的离婚案件日益增多,《离婚法论》、《中华民国民法·第四编·亲属》等法律书籍销量增长。不少主动提出离婚的女性,都聘请律师,通过诉讼请求增加赡养费。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西方法律开始传人中国
B.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
C.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城乡各地离婚较为普遍
D.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
同类题2
民国成立后改用阳历,但民间仍习惯使用阴历。1915年元旦,民国政府为推行阳历,削弱农历春节的影响,在全国各大城市人为制造新年气氛,但民众反应冷淡。到了农历春节,政府下令不准放假,但各机关默许办事员轮流告假。当年大年三十,各家各户燃放爆竹彻夜不绝,比阳历新年热闹百倍。改历之事最终不了了之。民国改历失败表明
A.西方近代事物在中国遭到抵制
B.传统文化不利于近代社会发展
C.平等自由的观念得到广泛传播
D.应该继承和尊重民族传统文化
同类题3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交通的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A.“男女杂处,不以为嫌”
B.“如果华人马车从后面赶超洋人马车,即以违法处理”
C.“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汽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
D.“华人之坐马车,大率无事之人居多,故马车若专为游观而发”
同类题4
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上海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②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③文明开化之风流行 ④新旧观念激烈碰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同类题5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汉族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其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这种建筑
A.反映中国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特点
B.符合尊卑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礼法
C.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性
D.是古代小农经济下的普遍建筑样式
相关知识点
经济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