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题干
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假设结论的最主要历史依据是
A.1750年代的英国是古希腊社会文明传统有诸多继承的国家
B.1950年代的世界已然是与古希腊文明不同的现代工业社会
C.1750年代的英国是完全与古希腊文明相反的君主立宪国家
D.1750年代的英国已然是把欧洲传统工商业推陈出新的国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12:30: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率先在两河流域建立城市国家,并成为该地区古代文明奠基者的是
A.苏美尔人
B.阿卡德人
C.阿摩利人
D.亚述人
同类题2
公元前5—前4世纪中叶,希腊盛行对城邦守护神的崇拜,每个城市都在中心地区或最高的地方修建神庙祭神,能否参加祭祀成为公民权的一种标志。古希腊人的海滩、山岭、城墙、路旁埋葬的英雄骸骨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所神庙。古希腊对城邦的神化
A.成为甄别公民身份的主要标志
B.反映了理性主义发展受到压制
C.促进了抽象化神灵形象的出现
D.目的在于塑造公民的爱国精神
同类题3
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同类题4
与普罗泰格拉同时代以及后来的许多哲人都把人的概念指向公民群体。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把奴隶不看作人,而把人的概念内涵理解为理性、城邦与自由。超越上述理解的藩篱是从希腊城邦解体开始的。据此可知,古希腊对人的认识历程的解读合理的是
A.忽视了道德的作用
B.第一次将人置之于世界的中心位置
C.夸大了个人的作用
D.从理性和政治的角度重视人的价值
同类题5
为了给自己的来世安排一个舒适的宫殿,继续今世的生活,法老下令在宫殿里面摆放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并将遗体制成木乃伊,想给灵魂保留一个完整的躯体。材料中的“宫殿”位于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小学学科试题库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小学科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
初中学科试题库
初中数学
初中语文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科学
初中信息技术
高中学科试题库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历史
高中地理
高中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