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历史

题干

雍正七年(1729年),清朝政府用兵蒙古准噶尔部,始设军机房。当时军事呈报需经内阁再转呈皇帝,且“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泄事机”,故将军机处设于雍正帝寝宫养心殿附近的隆宗门内,“地近宫廷,便于宣召”。据此可以说明
①养心殿是雍正帝居住和理政的地方  ②雍正皇帝统治时期曾平定噶尔丹叛乱
③军机处地处内廷,办事效率较高  ④军机处的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特征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30 04:44: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代史学家针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轮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权力更分散,皇帝权力更强。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权力的两次大循环。

材料二: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其(君主)未得之(天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

(2)概括材料二中所表达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种思想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这种思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深渊影响?

材料三:“吴(吴地)民生齿最繁(人口众多),恒产绝少,家杼轴而产纂组(从事丝织业)。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神宗实录》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个朝代在什么地区什么行业出现了什么现象?
(4)根据上述三段材料,概括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