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政治
题干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出,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T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形成“三张交通网”(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和“两个交通圈”(围绕国内出行和全球快货物流建立的快速服务体系)。这表明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能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②人为事物的联系能以实体的形式呈现
③社会发展是渐进的、不断上升的④优化要素之间的关系能提升整体的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4-01 10:46: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跨越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它集桥、岛、隧于一体,从设计到建设前后历时14年,攻克了一系列难题,创造了一连串世界纪录。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社会历史性活动
②把握联系的客观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③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
④人们可以利用系统优化法创造性的建立事物的本质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同类题2
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年俗之一.然而,在各地PM2.5指数居高不下的背景下,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往往会使空气污染加剧.在年俗的坚守和环境的守护中取得平衡,过一个环保绿色的春节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2017年除夕夜的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往年.上述材料表明
①人们能够把握年俗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有利联系
②传统习俗的继承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观念的创新实现了坚守年俗和守护环境的平衡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的人为事物联系是主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同类题3
2019年12月16日,2颗北斗导航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这将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用户体验,为实现全球组网奠定坚实基础。材料表明
①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普遍联系②人们可以创造出新的具体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随意性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打上了人的烙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同类题4
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佐证了( )
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同类题5
借景是古典园林建筑中常用的构景手段之一。北京颐和园的“湖山真意”远借西山为背景,近借玉泉山;苏州留园近借西园,远借虎丘山景色……这些景观园林都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设计意图的成功体现。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借景造园能否成功受人的主动能动性制约
B.借景造园坚持了现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C.借景造园实现了园中“景”与园外“景”的主观联系
D.借园外山水造园内之景体现了人的创造性
相关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