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先向计数室内滴加培养液,然后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B.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C.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17 09:49: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 4 个密闭锥形瓶中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培养,均获得了“ S 型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达到 K 值的时间不同
B.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C.IV内的种群数量先于 Ⅱ 内的开始下降
D.4 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 K 值均相同
同类题2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每天在相同时间取样计数,连续7天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③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④用滤纸吸去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的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⑤
同类题3
将接种在马铃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充分混匀并随机分成不等的两组后分别进行培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酵母菌种群增长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于马铃薯培养液
B.若要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借助显微镜进行
C.培养液被分成上述两组时其中的酵母菌种群密度是不同的
D.给营养充足的培养液通入O
2
有利于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加
同类题4
下列实验操作中,可能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部分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
B.计算人群中红绿色盲基因的基因频率时,只统计人群中的男性个体
C.从未摇匀的试管中吸出少量酵母菌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D.样方法调查某地蒲公英种群密度时舍弃个体数量过多的样方
同类题5
为探究适宜环境下,固定容积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需要振荡均匀后取样
B.生长旺盛期的培养液上层比下层酵母菌数量多
C.涂布平板法计数可用接种等量无菌水组做对照
D.涂布平板法统计的酵母菌数目会比实际值略大
相关知识点
稳态与环境